回主页
博古文刊 · 伤寒论
目录
位置:主页 > 古代文学 > 古代医书 > 伤寒论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问曰:病有结胸①,有脏结②,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注释】

①结胸:候名,主要症状是心下硬痛。

②脏结:候名,症状与结胸相似,而性质不同,为脏气虚寒而结。

【译文】

问:病症有结胸,有脏结,它们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答:胸脘部按之疼痛,寸部脉象浮,关部脉象沉,即“结胸”。

【评析】

本条讲结胸症的主要脉症。

结胸与脏结是两类不同的症候,结胸症以属陽、属实、属热为多,脏结症则属陰、属虚、属寒;性质完全相反,而临床症状却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有必要作出鉴别。

按之痛,是结胸的主症,因热邪与痰水互结于胸中,所以按之有压痛感;寸脉浮,关脉沉,是结胸的主脉,结胸症的病位偏上,所以寸脉浮,而邪热陷于里,与有形的痰水搏结于胸脘之中,所以关脉沉,邪结而正气不虚,必是沉而有力。

【原文】

何谓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脏结。舌上白胎滑①者,难治。

【注释】

①舌上白胎滑:舌上白滑苔。

【译文】

什么叫脏结症?答:和结胸症的症状相似,但饮食如常,时时下利,寸部脉浮,关部脉小细沉紧,叫做脏结症。舌上苔白而滑的,不容易治疗。

【评析】

本条讲脏结症的主要脉症。

【原文】

脏结无陽证①,不往来寒热,一云寒而不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注释】

①陽证:发热、口渴等热象。

【译文】

脏结未表现出陽热症症候,不发往来寒热,病人不烦躁而安静,舌苔滑,治疗不能用泻下法。

【评析】

本条讲补述脏结的症候特点和治疗禁例。

本条进一步说明脏结症的属性是纯陰无陽。无陽症指没有发热、口渴等里热症候,也没寒热往来等少陽症候。邪结在里,应见烦扰不安,其人反静而不烦,可见正陽不振无力与邪抗争,而舌上苔滑,更是陽气大虚的确据,所以虽有像结胸那样的硬满症状,亦决不可治以攻下方法。

【原文】

病发于陽,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陰,而反下之,因作痞①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痓②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方。

【注释】

①痞:症候名,主要症状是胃脘部痞塞不舒,按之不痛。

②柔痓:“痓”当做“痉”,是项背强直角弓反张的症候名称,有汗的叫柔痉。

【译文】

太陽病,邪气盛实,误用下法,邪热内陷,就会成为结胸。病发于里,正气不足,误用下法,就会成为痞症。所以成为结胸,是因为攻下太早的缘故。结胸症,项部也会强直,如同柔痉一样,以攻下治疗,强直就可转为柔和,可用大陷胸丸。

【评析】

本条论结胸症和痞症的成因,及结胸邪势盛实于上的症治。

本条可分前后两节,前节是论述结胸和痞症的成因;后节是说明结胸症邪势盛实于上的治法和主方。

“陰陽”二字,概括了性质相对的一切事物,本条所说的“病发于陽”意指太陽表症,陽盛体壮,同时内有有形痰水,由于攻下太早,致邪热内陷,与痰水相结,成为结胸。所谓下之太早,就是对结胸症成因的补充说明。“病发于陰”,是指本属里症,病人的体质较弱,内无有形痰水,所以误下之后,仅是热壅气滞而成痞,却不疼痛。有些注家,以风寒营卫解释病发于陽与病发于陰,显然是不恰当的。

下节所说的结胸项强如柔痉状,并不是真正的柔痉,乃因胸脘部硬满疼痛,邪势盛实于上,头后仰而不能前俯,好像项部强直的柔痉一样,其实和筋脉失养的项强是毫不相干的。正由于这种项强是胸部水热结聚的影响,所以下之始和,但毕竟邪势偏上,因而适用大陷胸丸以缓攻之。

大陷胸丸方

大黄半斤、葶苈半升(熬)、芒硝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

右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两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药法。

【原文】

结胸症,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译文】

结胸症,脉象浮大的,治疗不能用攻下法,若攻下,就会导致病人死亡。

【评析】

本条讲结胸症脉浮大的,禁用下法。

寸脉浮,关脉沉,原是结胸症的主要脉象,然浮象仅见于寸口,今浮大脉见于寸关尺三部,则应引起注意,不可仅据结胸症而径用攻下。浮大脉之所以不可下,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浮大有力,为表邪尚盛,前因误下而成结胸,今若再下,必致表邪尽陷,使病势加剧;二是浮大无力,为邪实正虚,下之则正气不支,虚脱而死。本条下之则死,当是指浮大无力。

【原文】

结胸症悉具,烦躁者亦死。

【译文】

结胸症的临床症候都已具备,而烦躁不宁的,也属于死候。

【评析】

本条讲结胸症的死候。

所谓结胸症悉具,是指心下痛,按之石硬,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日晡所小有潮热等症状而言。当此之时,邪气鸱张已甚,复见烦躁不宁,乃正不胜邪之征,补泻两难,下之则正虚不支,不下则邪实不去,所以预后不良。

【原文】

太陽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一云头痛即眩,胃中空虚,客气①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陽气②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③,小便不利,身必发黄。

【注释】

①客气:邪气,因从外来,故叫客气。

②陽气:表邪而言,不是指正气。

③剂颈而还:“剂”同“齐”,谓汗出到颈部而止。

【译文】

太陽病,脉象浮而动数,脉浮主风邪在表,数主有热,动脉主痛,数又主虚。症见头痛发热,轻微盗汗,反而怕冷,这是太陽表症未除。医生本应从表论治,却反而用攻下的方法治疗,由于胃中空虚而无实邪,误下后邪气内陷,邪热与水饮相结于胸膈,所以蛇婆子出现脉动数变迟,胸胁心下疼痛拒按,短气,烦躁不安,这样结胸症就形成了。主治用大陷胸汤。如果不形成结胸,只见头部汗出,到颈部为止,其他部位不出汗,小便不通畅,身体发黄的,则是湿热郁蒸发黄症。

【评析】

本条讲表症误下,致成结胸或发黄的病理机转,及结胸症的治法。

本条主要讨论表里辨症与表症误下而致结胸与发黄的两种病理转归。太陽病,脉浮而动数,脉浮主表,动为邪盛主痛,数为体表有热,所以脉浮动数为风邪盛而表热,里无实邪,故曰“数则为虚”。头痛发热是表症,微盗汗出属少陽有热,是表邪已有内传之势。如果邪全传里,则恶寒当罢,现在仍然恶寒,可见表尚未解,故特提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用一“反”字,以突出恶寒识辨表症的关键,表未解的不可攻里,这是治疗的原则。由于医者失察,竟用攻下之法,因而表邪内陷而成为结胸症。邪陷热结,所以动数之脉变为迟脉;误下则损伤胃气,致胃中空虚,热邪动膈,故膈内拒痛,热邪陷与水邪相结,心下因而硬满疼痛,成为结胸。邪结热扰,同时还可伴见短气躁烦,心中懊。结胸症因热与水结,故治宜泄热逐水破结的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方

大黄六两(去皮)、芒硝一升、甘遂一钱匕。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原文】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①,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注释】

①结胸热实:结胸症的性质属热属实,与寒实结胸症不同。

【译文】

外感病六七天过后,形成热实结胸症,脉象沉而紧,胸脘部疼痛,触按像石头一样坚硬的,主治用大陷胸汤。

【评析】

本条讲外感病程中,未经误下也可发生大结胸症。

病人平素内有水饮,表邪入里化热与之相结,也能形成结胸症,所谓热实,是指结胸症的性质,与下条的寒实结胸症正好相对。

由于邪盛自传于里,热与水结,所以脉沉而紧。这里“迟”与“紧”都属于邪结,不可误认属寒。水与热搏结于胸脘,所以心下痛,按之石硬。结胸症既具,当然也应用大陷胸汤主治。

【原文】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①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注释】

①无大热:外表无大热。

【译文】

患伤寒十多日,热邪结于里,而又往来寒热的,可用大柴胡汤。假如只有结胸症状,外表无大热的,这因水结于胸胁,仅头部微微汗出,可用大陷胸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大陷胸汤症与大柴胡汤症的鉴别。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自应有里热实的症候,未提属于省文。兼见往来寒热的少陽症,就不可单纯攻下,而应治以和解兼攻的大柴胡汤。如果出现心下硬痛等结胸症的主症,而体表没有大热,只是头部微有汗出,这是水热结在胸胁,水汽不克布达全身,而但蒸腾于上的标志,因此,宜用逐水荡热的大陷胸汤主治。

【原文】

太陽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一云日晡所发心胸大烦,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译文】

太陽表症,反复发汗而又行攻下,出现五六天不解大便,舌上干燥,口渴,午后微有潮热,从剑突下一直到少腹部坚硬胀满疼痛,不能用手触摸的,主治用大陷胸汤。

【评析】

本条讲大结胸症与陽明燥实症的鉴别。

太陽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为治失其宜,以致邪不得外解而向内传,根据五六日不大便,舌上干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颇仍陽明里实症,但是陽明里实症为肠中燥屎阻结,其腹痛仅限于脐部周围;而本症却是从心下至少腹皆硬满而痛,不可近,表明痛势很剧,因知这是水热相结、邪势迄上际下的大结胸症,切不可误用大承气汤,而应治以逐水荡热的大陷胸汤。

【原文】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译文】

小结胸的病位,正当心下胃脘部,以手按之则疼痛,脉象浮滑的,用小陷胸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小结胸的症治与主方。

误下邪陷,热与水结,为大结胸症,心下硬痛,甚则从心下至少腹皆硬满而痛,不可近,脉寸浮关沉,或沉紧;此则正在心下,按之始痛,乃因热与痰结,范围小而程度轻,所以症名为小结胸。浮脉为陽热,滑脉主有痰,本症为痰热相结,所以脉象浮滑。治以小陷胸汤,即取其清热消痰的作用。

小陷胸汤方

黄连一两、半夏半升(洗)、栝楼实大者一枚。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楼,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两升,去滓,分温三服。

【原文】

太陽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①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②也。

【注释】

①寒分:寒饮,以饮邪性寒,故曰寒分。

②协热利:挟表热而下利。

【译文】

得了太陽病两三天后,不能平卧,只想坐起,胃脘部痞结胀硬,脉象微弱的,这是素有寒饮结聚在里的缘故,治疗却反而用攻下法,因而腹泻形成。若腹泻停止的,结胸就会形成;若腹泻不停止,到第四天又再攻下,就会引起协热利。

【评析】

本条讲素有痰饮之人,患太陽病,误用下法,可引起结胸或协热利的变症。

本条从“太陽脖到“此本有寒分也”为一节,说明未下前的脉症特点。太陽病两三日,见到卧起不安,心下痞结,是病邪由表传里之症,如果脉象洪大滑实,可能为邪传陽明,但脉不是洪滑而是微弱,脉症合参,则知不是陽明热实,乃是素有寒饮所致。从“反下之”到“此作协热利也”为一节,说明医者诊断不明,将素有寒饮的心下痞结,误作热实症而使用攻下,以致引起下利的变症。这时如果表热未尽,则名协热利。至于“若利止,必作结胸”,联系素有寒饮来看,不会是自动利止,当是指未作下利,将可能成为结胸症。四日复下之,也应在未发生下利之时,否则,已经下利,岂有再用下法的道理。此处的协热利是指协表热而下利,与桂枝人参汤所主的协热而利的精神是一致的,不是真正属热的下利。

【原文】

太陽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译文】

太陽表症,误用了攻下方法,病人的脉象急促,但未见结胸症状,这是邪未内陷而欲外解的征象。脉象浮的,可能发作结胸。脉象紧的,可能发生咽痛。脉象弦的,大多伴有两胁拘急。脉细数的,头痛还未停止。脉沉紧的,必有气逆欲呕。脉沉滑的,会出现协热下利。脉浮滑的,必发生大便下血。

【评析】

本条讲脉症互参,举脉问症。

太陽病,误用下法的变症颇多,但总的机转,不外表邪内陷,在上为咽痛、头痛,在下为下利、便血,在中为结胸,或为两胁拘急,如正气尚盛,邪未内陷,仍能外出而病解。本条似乎据脉测症,实际是根据脉与症的关系,阐述举脉问症的辨证方法,仍然是脉证合参,而不应理解为仅据脉象。

【原文】

病在陽,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一云与三物小白散。

【注释】

①潠:含水喷洒称“潠”,是古代的一种退热方法。

【译文】

病在表,应用发汗法解表去邪,却反而用冷水喷洒浇洗来退热,热邪被水饮郁遏不能解除,使热更甚,怕冷,皮肤上起鸡皮疙瘩,想喝水,但又不是很口渴的,可给予文蛤散治疗。若服药后仍不愈的,可以用五苓散治疗。寒实结胸,有结胸主症,无热症症候表现的,治疗可用三物白散。

【评析】

本条分述水寒郁遏表陽与寒实结胸的症治。

同是水寒之邪,一则水寒在外而郁遏表陽,一则水寒在内而相结于中,所以同条论述,以资比较。

病在陽,应以汗解之,指太陽表症,当用汗法以解除在表之邪,今当汗不汗,反以冷水潠灌,非但表不得解,反使腠理更加闭郁,而发热更不得去,所以说,其热被劫不得去。由于寒水潠灌,腠理愈闭,邪不去而陽更郁,因而心烦更甚,弥、更、益叠用,意在形容烦的程度严重。寒主收引,水寒外束肌肤,所以肉上粟起。意欲饮水由于烦甚,但里无燥热,所以反不渴,这是表陽郁遏致烦与里热伤津之烦的鉴别要点。水寒郁遏表陽,所以治宜文蛤散。假如用文蛤散未效,再用通陽化气的五苓散。这是一症二法,可根据病情灵活选用。

寒实结胸,指结胸症的性质属寒属实,与热实结胸完全相反,既名结胸,自是具有心下硬痛等症,所以省略未提,与热实结胸的主要区别是“无热证”,那么,口中不干不燥,舌苔白腻滑润,脉象沉迟等寒症自不言而喻,也就无须赘举了。既然是寒与痰水相结,故宜三物白散以逐水祛寒破结。“小陷胸汤”四字应是衍文,不必深究。其实早在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翼方》已经直接写作“三物小白散”。宋代庞安常所著的《伤寒总病论》与朱肱所著的《类证活人书》均作三物白散,庞氏并且明确断言“小陷胸者非也”。明清许多注家对此仍然多方曲解,未免徒乱人意。

文蛤散方

文蛤五两。

右一味为散,以沸汤和一升温服,汤用五合。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去黑皮白术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

上五味,捣为散。白饮和方寸匕服之,每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白散方

桔梗三分、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贝母三分。

右三味为散,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赢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身热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者,若以水潠之洗之,益令热劫不得出,当汗而不汗则烦,假令汗出已,腹中痛,与芍药三两,如上法。

【原文】

太陽与少陽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①、肺俞②、肝俞③,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④。

【注释】

①大椎第一间:在第七颈椎和第一胸椎棘突之间,主治外感风寒疟疾,头项强痛,背膊拘急等症。

②肺俞:当第三第四胸椎横突起间,在脊外方一寸五分,主治外感上气,喘满咳嗽等症。

③肝俞:当第九第十胸椎横突起间,在脊椎外方一寸五分,主治气痛,呕酸,胸满,肋痛,黄疸等症。

④期门:乳直下二肋间,主治热入血室,伤寒过经不解,胸胁疼痛,呕吐等症。

【译文】

太陽与少陽两经皆病,出现头痛项强,或者眩晕昏冒,时而心下痞塞硬结、如结胸状的,应当针刺大椎、肺腧、肝腧,千万不能发汗。误用发汗就会出现谵语、脉弦,若经过五天,谵语仍然不止者,应当针刺期门,以泄其邪。

【评析】

本条讲太陽少陽并病,治宜针刺法,禁用汤剂发汗。

太陽与少陽并病,既有头痛项强的太陽症,又有头眩昏冒、胸胁痞满的少陽症,由于邪已渐入而气机壅滞,所以又有时发生心下痞硬如结胸状。此证虽有太陽之表,却不可发汗,虽似结胸,也不可泻下,最好是用刺法治疗。何以宜刺大椎、肺腧、肝腧?因为大椎是手足三陽经交会的地方,刺大椎可治外感风寒,项强发热,肺腧与肝腧都属于太陽膀胱经,刺肺腧可以理气退肌表之热,刺肝腧可以和血泄少陽之火,一方面外解太陽,另一方面寓有宣肺畅肝的作用,所以三穴并刺,治太陽、少陽并病有良效。假使误用汤剂发汗,反而徒伤津液,少陽之火愈炽,木盛侮土,因而发生谵语。这种谵语与陽明谵语不同,脉弦为鉴别要点,所以谵语脉弦并提。经过五日,谵语仍然不止,可见木火犹炽,故刺期门穴以治之。期门是肝之募穴,刺之则木火得泄,木火除则谵语自止。

【原文】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①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泄之。

【注释】

①血室:各家见解不一,有的认为是冲脉,有的认为是肝脏,有的认为是子宫,据此病多见于月经期,自然与子宫有关,但其病理机转与肝脏、冲脉都有关系,不应偏执。

【译文】

妇人患太陽中风症,发热恶寒,正值月经到来,七八日后,热退脉迟身凉,胸胁下胀满,好像结胸症状、语言错乱的,这是热邪进入血室所致,当刺期门穴,以祛其实邪。

【评析】

本条讲热入血室的成因、症状和治法。

发热恶寒,是太陽中风的表症,如正胜邪却脉静身凉,便不会有其他症状存在。此症是太陽中风时经水适来,七八日后,血室空虚,外邪乘虚而入,邪内入所以表热退而身凉,脉迟乃因血行阻滞,不可误作脉静,也不同于里寒。胸胁是肝胆经络所循行的部位,肝藏血,主疏泄,血行既滞,则肝脉不和,势必疏泄不利,所以胸胁下满如结胸状,后世称为“血结胸”。热邪内入血室,血热上侵心神,神明混乱,所以谵语,与陽明肠中燥结所致的谵语完全不同。期门为肝的募穴,故用刺法以泄其实邪。

【原文】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译文】

外感风邪的妇人,七八天过后,出现了发热怕冷定时发作的症状,月经恰在这时中止,这是热入血室。因为邪热内入血室与血相结,故发热怕冷定时发作,似疟疾,主治用小柴胡汤。

【评析】

本条讲热入血室寒热如疟的治法。

【原文】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译文】

妇人患伤寒症,发热,正值月经到来,白天神志清楚,晚间谵语妄见,这是热入血室,不可用损伤胃气及上二焦的方药,可能自动痊愈。

【评析】

本条讲热入血室的神识见症与治疗禁例。

妇人伤寒发热,如果邪向内传,不值月经期,多传于少陽或陽明气分;适值月经期,就有邪入血室的可能。热入血室,除了会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或寒热发作有时等见症,还会出现昼日明了,暮则妄言妄见的神志症状,这是因为,病在血分,而不在气分,气属陽,所以昼日明了,血属陰,所以暮则谵语。这种谵语,和陽明燥实无关,当然不宜攻下,邪不在表,亦不在膈,所以也不可发汗、涌吐,“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即指禁用汗、吐、下三法。至于“必自愈”,是说有自愈的可能,不是不治自愈。庞安常主张,“先宜小柴胡汤,不差,可刺期门”,是符合“随其实而取之”的精神的。

【原文】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①,微呕,心下支结②,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注释】

①支节烦疼:支节指四肢关节,烦疼说明疼痛之甚。

②心下支结:心下感觉支撑闷结。

【译文】

外感病六七天,发热,微微怕冷,四肢关节疼痛,微微作呕,胸脘部满闷如物支撑结聚,表症还未解除的,主治用柴胡桂枝汤。

【评析】

本条讲邪入少陽而太陽表症未罢的治疗。

伤寒六七日,为病解的日期,如果未解,就要内传;现在恶寒虽已减轻,但仍然发热,而且四肢关节疼痛尚甚,可见太陽表症虽轻而犹未罢。同时又现轻微呕吐,并感心下支撑闷结,这是少陽病的症状,不过症情比喜呕与胸胁苦满为轻。外症未去,指桂枝症,所以用柴胡汤与桂枝汤合方,各取半量,以双解两经之邪。

柴胡桂枝汤方

桂枝一两半(去皮)、黄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一两(炙)、半夏二合半(洗)、芍药一两半、大枣六枚(擘)、生姜一两半(切)、柴胡四两。

右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如柴胡法。今用人参做半剂。

【原文】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译文】

外感病五六天后,已经发汗又用泻下,出现胸胁满闷微有硬结,小便不利,口渴,不呕,头部出汗,发热畏寒交替而作,心中烦躁不安的,这是病未除的缘故,主治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评析】

本条讲邪入少陽,饮结陽郁的症治。

伤寒五六日,已用汗法解表,又用下法攻里,而病不解除,足见汗下均不得当。而胸胁满微结,往来寒热,心烦,均是少陽主症,因知为邪入少陽,枢机不利。三焦决渎失职,所以小便不利,水蓄气滞,津不上承则口渴,胃气尚和则不呕,陽郁不宣,邪热上蒸则头汗出。总的病机为少陽枢机不利,微饮内结,陽热遏郁。治当和解枢机,宣化停饮,透达郁陽,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去皮)、干姜二两、栝楼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二两(熬)、甘草二两(炙)。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原文】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陽微结①,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陽微,假令纯陰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注释】

①陽微结:因热结于里而大便秘,叫做陽结。热结的程度轻,叫做陽微结。

【译文】

外感病五六天后,头部出汗,微感畏寒,手足冷,脘腹部胀满,口中不想进食,大便坚硬,脉象沉紧而细,属陽微结症,必然既有表症又有里症。脉沉,主病在里,汗出是陽微结的表现。若是纯陰结症,病邪应完全入里,不应该再有表症,而此症是半在里半在表,表症仍然未解。脉虽然沉紧,却不是少陰病,因为陰症不应该有汗出,现有头部汗出,故可知不是少陰玻治疗可以用小柴胡汤。若服小柴胡汤后仍然不爽快的,可微通其大便,大便一通,即可痊愈。

【评析】

本条讲陽微结症的辨治。

本条从“伤寒五六日”至“复有里也”,是论述陽微结的脉症及陽微结的病机特点。但是这些脉症,颇似陰症、虚症、寒症,较难确诊,因而接着反复讨论,指出了辨证的关键——头汗出,以陰不得有汗,据以推断症属陽微结,不是少陰的纯陰结。微恶寒,手足冷,是陽郁于里不得外达,脉沉细或沉紧,也是因陽郁于里而脉道滞塞,不是陽虚里寒。既然已排除了里虚寒的陰结,那么,自应属于里实热的陽结了。但是大便虽硬,却无潮热腹满痛等症,仅见心下满,口不欲食,可见只是胆胃气滞的陽微结症。最后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下,作出针对性的治法,可与小柴胡汤。这是因为小柴胡汤和解枢机,不仅能和表里,而且能调经府,恢复胃气和降功能的作用,所以药后自能结开便通而愈。假使药后大便未通,症情还没有完全消除,所谓“不了了”,是指已经获效,但病情尚未完全解除的意思,只要大便一通,则自然痊愈,示人不必改弦易辙而投其他下剂,以免诛伐无过。当然,也不能认为绝对禁下,在小柴胡汤中酌加一些泻下药物,也是可以的。关于“必有表,复有里”与“半在里半在外”,皆是对举之词,意在说明陽微结症的病机特点,热虽结于里但病势轻浅,所以既不可发汗,也不可攻下,更不能表里同治,只宜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陽枢机。因此,不应理解为表里症同具,更不能理解为一半表症与一半里症。

【原文】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译文】

伤寒五六日,呕逆而且发热,小柴胡汤症的主症已经具备,而用了攻下方药,但只要柴胡仍在,就仍可用柴胡汤治疗。这虽然已经误下,也不是逆候,服小柴胡汤之后,定会发生蒸蒸振战,然后发热汗出而病解。假如下后发生心下满而硬痛的,这是结胸症,可用大陷胸汤主治。如果心下只是闷满而不疼痛的,这是痞证,柴胡汤是不适用的,宜用半夏泻心汤。

【评析】

本条讲柴胡症误下后的三种转归及治法。

据“有柴胡症,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的精神,呕而发热,则柴胡症的主症已经具备,自应治以小柴胡汤。反用他药下之,当然属于误治。但由于患者的体质与误用的药物,都有一定的差异,因而误下后就有许多不同的转归。本条所述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是误下后柴胡症仍在,因知邪未内陷,虽然误下,不是逆候,所以仍可再用柴胡汤治疗。不过,原来的症情虽然未变,但正气毕竟受到损伤,当服用助正达邪的小柴胡汤后,正气得药力之助而奋起驱邪,于是发生蒸蒸而振,随之发热汗出而病解。这种汗解方式,后世称为战汗。如果病程很短,邪在表而正气不弱,汗解时是不会发生震颤的。

二是误下后邪已内陷,如果其人素有痰水,热与水结,就会发生心下满而硬痛的大结胸症,可治以大陷胸汤。

三是患者素无痰水,虽然误下邪陷,仅是心下闷满,但不疼痛,这与有形邪结的结胸症不同,而是正虚邪结,胃气壅滞的痞症。邪已内陷,当然非柴胡汤所能治,而必须使用苦、辛、甘相伍的半夏泻心汤了。

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半升(洗),黄芩、干姜、人参、甘草(炙)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须大陷胸汤者,方用前第二法。一方用半夏一升。

【原文】

太陽少陽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译文】

太陽与少陽并病,反而用攻下治疗,使结胸形成,出现心下硬结,腹泻不止,汤水不能下咽,烦躁不安。

【评析】

本条讲太少并病,误下致成结胸危候。

太陽病邪在表,固不可下,少陽病邪在半表半里,亦不可下,太陽邪并少陽,虽然已渐入里,但还未至里实,反用下法,遂致邪内陷而成结胸症。本症不仅心下满硬,而且下利不止,水浆不下,邪结正伤,胃伤则气逆而食不入,脾伤则气陷而利不止,脾胃机能行将败绝,而邪结不去,正虚邪扰所以心烦。此时补泻两难,预后大多不良。

【原文】

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①,但气痞耳。

【注释】

①濡:与“软”同,柔软的意思。

【译文】

脉象浮而且紧,主太陽表症,误用了下法以后,浮紧变为沉紧,遂成痞症。按之柔软,因为仅是气分的痞结。

【评析】

本条讲痞症的成因、脉症与病机。

痞症是以胃脘部痞塞闷满为主症的症候名称。本条补充出痞症的脉象、症状及病机特点:脉浮而紧,是太陽伤寒的主脉,应该用辛温发汗法以解表,反而使用下法,势必表邪内陷而发生变症,痞症即误下而致的变症之一。所谓“紧反入里”,就是对误下前后脉象变化的动态描绘,实际也是对误下致痞病机的动态描绘,“紧反入里”指脉由浮紧演变为沉紧,浮紧由于正气御邪而搏于表,沉紧则标志着邪已内陷而结于里。紧主邪结,不专主寒邪。脉与症密切关连,从脉紧的由浮变沉,因知邪内陷结于里而成痞。不过这种痞症内无有形实邪,仅是无形气滞,所以又接着交代其特点是“按之自濡”,其病机特点是“但气痞耳”。掌握了这些,就不难与结胸症心下硬满而痛,手不可近,作出明确的鉴别。

【原文】

太陽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译文】

太陽中风,表症未解,又见下利,呕逆等水饮症,症属表里同病,治当先解表,解表症后,才能攻逐在里的水饮。若见微微出汗,定时而发,头痛,胸脘部痞结胀硬,牵引胸胁疼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怕冷的,这是表症已解,而水饮停聚胸胁,主治用十枣汤。

【评析】

本条讲外感表症兼胸胁悬饮的症治。

本条讨论太陽中风的外感表症兼下利呕逆的悬饮里症,在这种情况下,治疗应当遵循先表后里的原则,所以说“表解者乃可攻之”。未提中风的症状,属于省文,切不可将下利呕逆,误作中风症候。否则,其后的“表解者乃可攻之”的治疗原则,就没有着落了。下利与呕逆,乃水邪上攻下迫所致,但是仅据下利呕逆,很难与太陽陽明合病相鉴别,因而颇有必要进一步指明辨证要点:其一,漐漐汗出颇似太陽中风之表虚症,但中风症的汗出不是发作有时,今阵发性地漐漐汗出,乃因水邪外迫肌肤,影响营卫的功能所致。其二,头痛似表,但表症头痛,必有恶寒,今不恶寒,因知这种头痛,亦为水邪攻冲所致。其三,心下痞硬满,颇似结胸和痞症,但痞症不痛,结胸症虽痛却不是引胁下痛,实际上悬饮以胸胁痛为主症,此处先举心下痞硬满,当是为了便于类比鉴别的缘故。悬饮的主症既具,那么,则不难看出干呕短气,也是因于水邪,犯胃则胃气上逆而干呕,犯肺则肺气不利而短气。这一切都是胸胁悬饮的症候,所以最后又着重指出“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这是辨表里的主要依据。胸胁悬饮症不同于大结胸症,自非大陷胸汤所宜,而应以十枣汤主治。

十枣汤方

芫花(熬)、甘遂、大戟。

右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原文】

太陽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陰陽气并竭①,无陽则陰独②。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瞤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

【注释】

①陰陽气并竭:表里之气均受损。

②无陽则陰独:表症已罢,而里症独具。

【译文】

太陽病,医生使用发汗法治疗,汗后仍然发热畏寒,于是又用攻下法治疗,误汗伤表,误下伤里,致表里正气均虚,陰陽之气同时虚竭,表症已无,而里症独存,故见心下痞满。医者治疗再用烧针法,使脏气大伤,出现心胸烦躁不安,面色青黄、筋肉跳动的,为难治之候;若面色微黄、手足温暖的,表明胃气尚存,较易治愈。

【评析】

本条讲汗下烧针导致的变症及预后判断。

【原文】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译文】

病人感到心下痞塞,但按之柔软,其脉象关部浮的,用大黄黄连泻心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热痞的脉症特点和主治方法。

热邪内陷而胃气壅滞,以致发生心下痞塞不畅。这种痞症,单纯由于气滞,所以按之柔软,不硬不痛,它与大结胸症的心下痞硬疼痛,与胸胁水邪癖积的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都不相同,不难鉴别。

再则关上脉浮,这是因为心下有邪热壅聚成痞,心下即胃脘部,就寸关尺来说,相当于关部,邪热既壅聚于心下,所以关脉相应而福痞因热邪壅滞所引起,所以用清热泄痞的大黄黄连泻心汤主治。

大黄黄连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

右二味,以麻沸汤①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臣亿等看详大黄黄连泻心汤,诸本皆二味,又后附子泻心汤,用大黄黄连黄芩附子,恐是前方中亦有黄芩,后但加附子也,故后云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也。

【注释】

①麻沸汤:沸水。汪苓友曰:“麻沸汤者,熟汤也,汤将熟时,其面沸泡如麻,以故云麻。”

【原文】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译文】

胃脘部痞满,而又畏寒汗出的,主治用附子泻心汤。

【评析】

本条讲热痞兼陽虚的治法与主方。

本条亦是热邪壅聚之痞,但多了恶寒汗出的表陽不足症候,因而治用附子泻心汤,一方面以三黄清热泄痞,一方面以附子温经护陽。

附子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

右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原文】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

【译文】

本来因为误下,形成胃脘部痞满,给予泻心汤治疗,痞满却不能消除,且见口干燥、心烦、小便不通畅,这是水饮内蓄所致,主治用五苓散。

【评析】

本条讲水气停蓄致痞的辨治。

【原文】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①,胁下有水汽,腹中雷鸣②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注释】

①干噫食臭:“噫”同“嗳”,嗳气带有食臭味。

②腹中雷鸣:形容肠间响声如雷。

【译文】

外感病,汗出表解之后,因胃中不和,而致胃脘部痞硬,嗳气有食臭味,胁下有水汽,肠中鸣响如雷而下利的,用生姜泻心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胃中水食不化而致痞利的辨治。

本条首先提出“伤寒,汗出解之后”,接着叙述“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可见痞症并非都因误下所致,也可见于外感热病发热等表症已解之后。主要由于胃虚气滞,纳运失常,水谷停留,湿热壅聚,所以在心下痞硬的同时,还有消化不良的干噫食臭,水汽不化而流走肠间的肠鸣下利。所谓“胁下有水汽”,实际是肠中有水汽,因为升降结肠的部位正当两肋的下方。正由于这种痞症兼有水食不化,所以用生姜泻心汤苦泄辛开兼和胃散水。

生姜泻心汤方

生姜四两(切)、甘草三两(炙)、人参三两、干姜一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洗)、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

右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同体别名耳。生姜泻心汤,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去桂枝术加黄连。并泻肝法。

【原文】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①,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②,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注释】

①谷不化:食物不消化。

②客气上逆:不是人体正气,是胃虚而滞的病气上逆。

【译文】

太陽伤寒或中风症,医生本应发汗解表,反而用攻下法,损伤脾胃,导致病人一日腹泻数十次,泻下不消化食物,肠鸣厉害,胃脘部痞满硬结,干呕,心中烦躁不安,医生见胃部痞硬,认为是邪热内结,病邪未尽,又行攻下,致痞胀更甚。这种情况并非邪热内结,而是中气虚弱,浊气上逆,气结心下,故胃脘部痞硬,主治用甘草泻心汤。

【评析】

本条伤寒中风并举,是指或伤寒或中风,不是伤寒又中风,也不是伤寒之后再中风,意在不论伤寒还是中风,皆不可用下法,不应下而用下法,故曰医反下之。误下不仅表邪内陷,而中焦脾胃之气必然损伤,于是水谷不能消化,陰陽升降失常,脾气不升则腹中雷鸣而下利日数十行,胃气上逆则心下痞硬而满,中虚邪扰,更干呕心烦而不得安。医者误认心下痞硬,干呕心烦等症,为实邪未尽,而又用攻下方法,心下痞硬因而更甚,这乃是胃气愈伤而气愈上逆之故,所以进一步指出“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也”。所谓“客气”,是指因虚而滞的病气,气愈虚则上逆愈甚,不可误认为单纯的结热,这一分析,对虚实疑似辨证,极有指导意义。吴又可总结临床经验,“下后痞即减者为实,下后痞反甚者为虚”,可做本条理论的佐证。既然中虚气逆更甚,自非半夏泻心汤所能胜任,也不是生姜泻心汤所能主治,而最适宜长于益气缓急的甘草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四两(炙)、黄芩三两、干姜三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黄连一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臣亿等谨按,上生姜泻心汤法,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今详泻心以疗痞,痞气因发陰而生,是半夏生姜甘草泻心三方,皆本于理中也。其方必各有人参,今甘草泻心中无者,脱落之也。又按,《千金方》并《外台秘要》治伤寒食,用此方,皆有人参,知脱落无疑。

【原文】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①,此利在下焦②,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注释】

①理中焦:调理中焦脾胃。

②下焦:病在下部。

【译文】

伤寒表症,泻下的汤药服后,导致腹泻不止,胃脘部痞胀硬结。医生用泻心汤治疗,又用其他药攻下,导致腹泻不止,医生又以理中汤投之,致腹泻更甚。究其原因,是因为理中汤是治疗中焦虚寒腹泻症之剂,而此种下利责在下焦不固,主治应当用赤石脂禹余粮汤。若用赤石脂禹余粮汤仍然腹泻不止的,则恐怕属水湿内盛之腹泻,治疗应当用分利小便法。

【评析】

本条讲讨论各种痞利的不同治法。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赤石脂一斤(碎)、禹余粮一斤(碎)。

右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两升,去滓,分温三服。

【原文】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①。

【注释】

①痿(wěi):症候名称,主要症状是两足软弱无力不能行动。

【译文】

太陽伤寒症,误用吐下发汗,导致心烦不安,脉象十分微弱,病情迁延八九天,更见胃脘部痞结胀硬,胁下疼痛,气上冲咽喉,眩晕昏冒,全身经脉跳动,时间久了,痿症则会形成。

【评析】

本条讲陽虚陰逆,虚烦脘痞的变症与转归。

汗吐下都是治疗伤寒的大法,用之得当,自能达到邪去正安的目的,但是,用之不当,则不管哪一种方法,都能损伤正气而致病情恶化。本条的伤寒是指表症,治当发汗,使邪从表解,但医者误用吐法,致伤其胃气,又误用下法,再伤其脾气,脾胃为中土之脏,此时中气受伤而大虚,从救误的角度来看,不论表症存在与否,都必须亟亟固其中气,绝没有再行发汗的道理,可是医者又用汗法,这是误上加误,以致陽气更伤,因而发生虚烦,脉象甚微,即陽气大虚的标志。病经八九日,陽气之虚更甚,陽虚不运则津液结而为饮,饮邪上逆,于是心下痞硬而胁下痛;饮逆而清陽不升,则气上冲咽喉,眩冒;同时经脉得不到陽气的温养,加上饮邪的侵凌,则经脉动惕。久延不愈,则进而肢体痿废。

本条的虚烦与栀子豉汤症的虚烦有别,彼症是因热郁胸膈,有热象而无虚象,脉必数而有力,本症是因中陽大虚,所以脉象甚微。本条症候颇与苓桂术甘汤症近似,病机上陽虚饮逆也颇相近,只是彼症的症情较轻,本症的症情较重,所以彼症脉沉紧,本症脉甚微。

【原文】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

【译文】

伤寒病,经过发汗,或者涌吐或者攻下等法治疗,外邪已解之后,唯有心下痞硬、噫气不减的,用旋覆代赭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伤寒解后,胃虚饮逆的症治。

伤寒表症,治用汗法,可使邪从表解。假使邪在胸膈,治用吐法,可使邪从上解,假使邪结肠府,治用下法,可使邪从下解。正确运用这些方法,固然能达到驱邪的目的,但在攻病过程中,正气也不免受到损伤,本条所述即经过发汗或吐或下等治法,大邪已解之后,因胃气虚弱,浊气不降,饮邪上逆而发生的症候,主要是心下痞硬,噫气不除,没有热象,所以不用诸泻心剂,而用旋覆代赭汤以补中涤饮降逆。

旋覆代赭汤方

旋覆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代赭石一两、甘草三两(炙)、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原文】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译文】

表症攻下后,不能再用桂枝汤外邪内入,热邪壅肺,出现汗出、气喘;表热症已除的,可治疗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评析】

本条讲下后肺热喘汗的治法与治禁。

以攻下法治表症,必致表邪内陷,化热迫肺,肺气闭郁不得宣通则气喘,肺合皮毛,郁热蒸迫津液外泄则汗出。这种喘汗,颇易与太陽中风症相混,所以特郑重提出“不可更行桂枝汤”,以期引起重视,庶可避免误用。正由于热邪内陷,所以肌表反而没有大热,切不可误认为寒症,必须清宣肺热,宜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原文】

太陽病,外证未除,而数下①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注释】

①数下:“数”读音如“朔”,即屡用攻下的意思。

【译文】

太陽病,在外的表症还未解除,却屡用攻下,于是就发生挟表热而下利的症状;如果下利继续不断,胃脘部痞塞硬满,这是表症与里症并见,用桂枝人参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挟表热而下利的症治。

太陽病,屡用攻下之后,里气大伤,因而下利不止,心下痞硬,因表症还在,故名为协热下利,即挟表热而下利,与现代所称“协热利”性质属热的含义是不同的。此时病势的重心是里虚寒,故以理中汤治脘痞下利,仅用桂枝一味以通陽和表。

桂枝人参汤方

桂枝四两(别切)、甘草四两(炙)、白术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煎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原文】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①,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注释】

①攻痞:此处的“攻”字,含有治疗的意思。攻痞,即治疗痞症。

【译文】

伤寒表症,用泻药攻下后,再发其汗,导致心下痞塞,若出现发热畏寒等见症的,是表症仍未解除,不能先泄热消痞,而应先解表,表症解除以后才能泄热消痞。桂枝汤适宜解表,而大黄黄连泻心汤适宜泄热消痞。

【评析】

本条讲邪热内结成痞,而表尚未解,应遵循先表后里的治则。

表里症同具的治疗原则是,里实的,先治表邪,表解后再治其里,本条热痞属于里实,所以也不可攻痞,而当先解其表。所谓先用桂枝汤解表,后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痞,不过是举例而言,究应使用何方,还应随病情而定,不必拘泥。

【原文】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译文】

伤寒发热,汗出而热不退,胃脘部痞硬,上则呕吐,下则腹泻的,用大柴胡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少陽陽明热郁气滞,升降失常的症治。

伤寒,只说发热,未提恶寒,是邪已内传化热,所以虽有汗出而热不解,这时应当进一步探测其病理原因,以进行处治。如为蒸蒸发热,或为潮热,或兼有腹大满、绕脐痛等症,则属于陽明燥实症,可以选用三承气汤。本症发热兼见呕吐腹泻,而且心中痞硬,则知不是肠有燥结,而是胆胃气滞,升降之机失常,所以上为呕吐,下为腹泻。呕而发热,是小柴胡汤主症,今不但呕而发热,并且心中痞硬,是胆胃之气壅滞较甚,症属少陽兼陽明里实,所以不用小柴胡汤,而用大柴胡汤和解少陽,通泄里实。然而本症发热痞利诸症,颇与桂枝人参汤症相似,而性质却有冰炭之异;本症属实属热,彼症属虚属寒,绝对不能混同,必须深刻理解。

【原文】

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①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注释】

①胸有寒:这里的“寒”字作“邪”字解,即胸中有邪气阻滞的意思。凡痰涎宿食等,都属于邪的范围。

【译文】

病的表现像桂枝症,但头不痛,项部不拘急,寸部脉微浮,胸脘痞胀硬结,气上冲咽喉,呼吸不畅,这是痰实之邪停滞胸中,应当采用吐法,可用瓜蒂散。

【评析】

本条讲痰食阻滞胸膈的症治。

痰、食等阻滞于胸膈,也能影响营卫正常功能而出现发热恶风自汗等颇似桂枝症的症状,临床容易误诊,本条即为此而提出讨论,以期引起注意,从而提高辨证水平。同时与以上各种痞症联系,也寓有鉴别意义。感受风寒之邪而致的桂枝症,当有头痛,项强,本症却头不痛,项不强,可见不是桂枝症。脉不是浮缓、浮弱,而是寸脉微浮,可见亦非表脉,而是病位在上焦的缘故,由于痰涎或宿食等壅塞膈上,阻碍气机,所以胸中痞硬,邪既阻塞于上,正气必驱邪向上,于是伴有气上冲喉咽而不得息。“在上者,因而越之”,所以治当用瓜蒂散涌吐膈间有形之邪。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黄)、赤小豆一分。

右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原文】

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陰筋①者,此名脏结,死。

【注释】

①入陰筋:yīn茎缩入。

【译文】

病人胁下宿有痞块,连及脐旁,疼痛牵引少腹,甚至痛彻yīn茎,即脏结,为死候。

【评析】

本条讲宿疾所致的脏结,预后不良。

本条首先指出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表明这是宿疾,不同于外感新病,不但病程久,而且范围大。病久则元气必然虚弱,正虚不能制邪,则邪愈甚,邪结既久,则脉络愈滞,进而发生疼痛,牵引少腹部,甚至yīn茎缩入,此时陰寒至极,陽气竭绝,已经无法救治,所以断为死候。

【原文】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译文】

伤寒,或用吐法或用下法后,经过七八日病未解除,蕴热于里,表里都热,时时感觉恶风,大渴,舌苔干燥而心烦不安,想喝大量的水,用白虎加人参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陽明燥热伤津疑表似寒的辨治。

伤寒经过吐、下等法治疗以后,七八日病仍未解,是因治法不当,反而津伤化燥,形成陽明燥热症。所谓热结在里,是指里热炽盛;热邪充斥内外,所以说表里俱热。正由于里热盛而津气大伤,所以大渴欲饮水数升,舌苔干燥而烦,更是热盛伤津的确据。至于时时恶风,是因热极汗多,肌腠疏松的缘故。有些注家认为是表邪未尽,或表陽不足,都是不确切的。不但陽明热盛,而且津气耗伤严重,所以非清热保津的白虎汤所能胜任,而宜清热生津的白虎加人参汤。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人参二两、粳米六合。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此方立夏后、立秋前乃可服,立秋后不可服,正月二月三月尚凛冷,亦不可与服之,与之则呕利而腹痛。诸亡血虚家,亦不可与,得之则腹痛利者,但可温之,当愈。

【原文】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译文】

外感病,表无大热而里热炽盛,出现口干燥而渴,心中烦躁不安,背部微感畏冷的,主治用白虎加人参汤。

【评析】

本条讲燥热伤津,陽郁假寒的症治。

【原文】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译文】

伤寒病,脉象浮,发热无汗,是表症未解,不可用白虎汤。如果口渴要喝水,表症已罢,可用白虎加人参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表症未解,禁用白虎汤。

本条分两段:自“伤寒,脉副至“不可与白虎汤”为一段,主要说明使用白虎汤的禁忌。因为白虎汤是清热的重剂,只适用于陽明里热炽盛之症,若太陽表邪未解而误用之,反会损伤陽气,导致陰寒内盛等病变。今脉象浮而不大,发热无汗,乃是表症未解,即使渴欲饮水,也不可用白虎汤,这在临床上是必须注意的。“渴欲饮水”至结尾为另一段,提出用白虎加人参汤,必须没有表症。从白虎加人参汤的组方意义来看,较白虎汤仅多人参一味,不但清热,而且补益气陰,只提“渴欲饮水”没有交代饮量的多少。

【原文】

太陽少陽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译文】

太陽病未解,又并发少陽病,有胃脘部痞结胀硬,颈项拘急不舒,头晕目眩等症出现的,应当针刺大椎、肺腧、肝腧诸穴,而攻下的方法千万不可用。

【评析】

本条讲太陽少陽并病的症治,宜用刺法,禁用下法。

本条所举的症候与前大致相同,所以都采用针刺大椎、肺腧、肝腧的方法。所不同的,是彼条指出禁汗,并交代了误汗的变症和刺期门的救误法;本条仅指出禁下,却未说明误下后的病情变化。然而能将两条内容合起来看,自不难获得较全面的认识。本症虽然是太陽之表未罢,但毕竟邪已内传,所以禁用汗法;但邪虽内传,却未至陽明燥实的地步,所以又禁用下法。最好的治法是针刺大椎、肺腧以解太陽之邪,针刺肝腧以泄少陽之邪,庶太少两陽之邪都得外解而不再内传。

【原文】

太陽与少陽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译文】

太陽与少陽同时有病,自动下利的,用黄芩汤;如兼见呕吐的,用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太少合病下利或呕的治法。

本条虽是太少合病,而病势偏重于少陽,自下利,为少陽半里之热犯及肠胃所致,所以治宜黄芩汤清解少陽,遏其内传之势,庶少陽热除而太陽之邪亦解;若兼见呕逆,再加半夏生姜降逆和胃。本论合病下利共有三条而治各不同;一为太陽与陽明合病,病势重心在表,下利乃风寒表邪所致,所以用葛根汤解表为主。

黄芩汤方

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原文】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译文】

外感病,胸脘部有热,腹中有寒,腹中疼痛,想呕吐的,主治用黄连汤。

【评析】

本条讲胃热肠寒的症治。

胸中、胃中都是指的部位概念,所谓胸中,实际是指胃;胃中实际是指肠。胃中有热而气逆,所以欲呕;肠中有寒邪而气滞,所以腹中痛。之所以胃热肠寒,主要因陰陽升降失其常度,陽在上不能下交于陰,则下寒者自寒,陰在下不能上交于陽,则上热者自热。症情既寒热夹杂,所以治疗也寒热并用。

本证与三泻心症都是寒热夹杂,但病机却有不同,三泻心症为中虚热结致痞,其寒由手中陽不足,所以肠鸣自利;本证为胃热气逆于上,肠寒凝滞于下,所以欲呕腹痛。

黄连汤方

黄连三两、甘草三两(炙)、干姜三两、桂枝三两(去皮)、人参二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疑非仲景方。

【原文】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一云脐下心下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译文】

外感病八九天后,风湿相互搏结,出现身体疼痛剧烈,不能自行转侧,不作呕,口不渴,脉象浮虚而涩症状的,主治用桂枝附子汤,若病人大便硬结、小便通畅的,主治则用去桂加白术汤。

【评析】

本条讲风湿体痛的症治。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甘草二两(炙)。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去桂加白术汤方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白术四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都荆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汽未得除,故使之耳,法当加桂四两,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当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

【原文】

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①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注释】

①掣痛:疼痛有牵引拘急的感觉。

【译文】

风湿相互搏结,周身关节剧烈疼痛,牵引拘急不能屈伸,触按则疼痛更甚,汗出,短气,小便不通畅,畏风不愿减衣,或者身体轻度浮肿的,主治用甘草附子汤。

【评析】

本条讲风湿留注关节的症治。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破)、白术二两、桂枝四两(去皮)。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将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

【原文】

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译文】

外感病,脉象浮滑的,这是表有热,里也有热,主治用白虎汤。

【评析】

本条讲白虎汤症的脉象与病机。

白虎汤症应是里热为主,热势蒸达于外,可至表里俱热,有热而无结,脉象可见到浮滑。这本来是很易理解的问题,只因为原文“里有寒”字句,以致发生长期争议,有些注家就“寒”字大做文章,实际于事无补,我们认为不必拘泥妄定。至于《玉函经》作“白通汤”,从表热里寒来说,似亦有理,但里陽虚的脉象绝不会浮滑,可知也是讹误。

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咸,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臣亿等谨按前篇云热结在里,表里俱热者,白虎汤主之。又云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此云脉浮滑,表有热,里有寒者,必表里字差矣。又陽明一证云脉浮迟,表热里寒,四逆汤主之。又少陰一证云,里寒外热,通脉四逆汤主之,以此表里自差明矣,《千金翼方》云白通汤非也。

【原文】

伤寒,脉结代①,心动悸②,炙甘草汤主之。

【注释】

①脉结代:结脉和代脉并称,张景岳说:“脉来忽止,止而复起,总谓之结。”代者,更代之意,于平脉中忽见软弱,或乍疏乍数,或断而复起,均名为代。

②心动悸:心脏跳动得很厉害。

【译文】

外感病,脉象结代,心中悸动不宁的,主治用炙甘草汤。

【评析】

本条讲伤寒兼见心虚脉症的治法。

一般说来,结脉轻而代脉重,所以结为病脉,代为危候。脉见结代,症见心脏动悸,这是心血虚而真气不续的征兆,此时虽有伤寒表症,也不可发汗解表,而应当急救其里,用补血益气通陽复脉的炙甘草汤。否则,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当然,结脉并不都主虚症,也有因邪气阻隔,如痰食阻滞,淤血凝结,致气血流行不畅而产生,又须驱邪为治,邪去则脉自复。此外也有禀赋异常,虽然是结脉而体健无病,不可误作病脉。这就要求医者必须综合整个情况,作具体分析。

炙甘草汤方

甘草四两(炙)、生姜三两(切)、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去皮)、阿胶二两、麦门冬半升(去心)、麻仁半升、大枣三十枚(擘)。

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原文】

脉按之来缓,时而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陰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陰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译文】

脉象按之见缓,时而一止而又继续跳动的,即结脉。又有脉象跳动中一止,能够自还,脉搏停止间歇时间短,复跳的脉稍快的,名“结”,属于陰脉。脉象跳动中一止,不能自还,良久方再搏动的,名“代”,属于陰脉。有这种脉象出现的,大多不易治疗。

【评析】

本条讲说明结脉与代脉的异同。

推荐阅读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中医养生学> 中医基础理论> 本草纲目> 伤寒杂病论> 药性赋白话解>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白话文> 伤寒论> 神农本草经>

阅读分类导航

四大文学名著唐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