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博古文刊 · 医宗金鉴
目录
位置: > 古代文学 > 古代医书 > 医宗金鉴 >

外科卷上·胸乳部

甘疽

【方歌】甘疽忧思气结成,膺生谷粒紫萎形,寒热硬痛宜速溃,溃迟须防毒陷攻。

【注】此证由忧思气结而成。生于膺上,即胸膛两旁肉高处,属肺经中府穴之下,无论左、右皆能为患。初如谷粒色青,渐若栝蒌色紫,坚硬疼痛,憎寒壮热,速溃稠脓者顺;若过十日寒热不退,信脓不生,脉见浮数,防毒内陷攻里,致生恶证属逆。初宜服荆防败毒散,以疏解寒热,次服内托黄耆散。应期不溃者,急服十全大补汤托之。其余内外治法,按痈疽肿疡、溃疡门。

方剂:荆防败毒散(见项部脑疽)

内托黄耆散(见背部中搭手)

十全大补汤(见溃疡门)

膻中疽

【方歌】膻中疽起粟粒形,色紫坚硬渐焮疼,七情火毒发任脉,急随证治缓成凶。

【注】此证生于心窝之上,两乳中央,属任脉经膻中穴。由脏腑不和,七情不平,火毒凝结而成。初起如粟,色紫坚硬,渐生焮热肿痛,憎寒壮热,宜急服仙方活命饮加苏叶薄荷叶汗之。或烦躁作呕,唇焦大渴,宜夺命丹清之,俟表证已退,急服托里透脓汤;若疮势不起属虚,宜十全大补汤托之。但脓中为气海气之所居焉,施治贵早,若迟则毒陷攻里,伤膜透气者逆。其余内外治法,俱按痈疽肿疡、溃疡门。

方剂:仙方活命饮(见肿疡门)

夺命丹(见背部陰陽二气疽)

托里透脓汤(见头部侵脑疽)

十全大补汤(见溃疡门)

脾发疽

【方歌】脾发疽生心下旁,炙搏毒酒火为殃,初如粟粒时寒热,渐增肿痛溃脓昌。

【注】此证生于心窝下两旁,属脾经食窦穴,无论左右俱生之,皆由过食炙搏、厚味、药酒,以致脾经积火,成毒而发。初起形如粟粒,寒热往来,渐增肿痛。若顶尖、根束,红活鲜润,应期即溃稠脓者顺;若顶平、根散,色紫坚硬,届期不溃,既溃脓如蟹沫者逆。初服荆防败毒散汗之,唇焦大渴、烦躁者,宜服太乙紫金锭,次服内疏黄连汤清之。其余内外治法,俱按痈疽肿疡、溃疡门。

方剂:太乙紫金锭组成:雄黄(鲜红大块者,研末,三钱)

朱砂(有神气者,研末,三钱)

麝香(拣净皮毛,三钱)

川五倍子(一名文蛤,捶破,研末,二两)

红芽大戟(杭州紫大戟为上,江南土大戟次之。北方土大棉色白者,性烈峻利,弱人服之反致吐血,慎之勿用。去上品者去芦根,洗净,焙干为末,一两五钱)

山慈菇(洗去毛皮,焙干,研末,二两)

千金子(一名续随子,仁白者,去油,一两)

以上之药,各择精品,于净室中制毕,候端午、七夕、重陽,或天月德天医黄道上吉之辰,凡入室合药之人,三日前俱宜斋沐,更换新洁衣帽,临日方入室中,净手熏香,默认药王牌位,主人率众焚香拜祷事毕,各将前药七味,称准入于大乳砵内,再研数百转,方入细石臼中,渐加糯米浓汁,调和软硬得中,方用杵捣千余下,极至光润为度,每锭一钱。每服一锭,病势者重服二锭,以取通利,后用温粥补之。修合时,除合药洁净之人,余皆忌见。此药惟在精诚洁净方效。

【方歌】太乙紫金诸疮毒,疔肿痈疽皆可除,雄朱倍麝千金子,红芽大戟山慈菇。

适证:一、一切饮食药毒蛊毒,瘴气恶菌,河豚中毒,自死牛马、猪、羊六畜等类之肉人误食之,必昏乱卒倒或生异形之证,并用水磨灌服,或吐或泻,其人必苏。

一、南方山岚瘴气,烟雾疠疫,最能伤人,感之才觉意思不快,恶寒恶热,欲呕不呕,即磨一锭服之,得吐利便愈。

一、痈疽发背,对口疔疮,天蛇无名肿毒,蛀节红丝等疔,及杨梅疮诸,诸风瘾疹,新久痔疮,并用无灰淡酒磨服,外用水磨涂搽疮上,日夜数次,觉痒而消。

一、陰陽二毒,伤寒心闷,狂言乱语,胸膈塞滞,邪毒未出,瘟疫烦乱发狂,喉闭喉风,俱用薄荷汤,待冷磨服。

一、赤白痢疾,肚腹泄泻急痛,霍乱绞肠痧及诸痰喘,并用姜汤磨服。

一、男子妇人急中癫邪,喝叫奔走,鬼交鬼胎,鬼气鬼魔,失心狂乱,羊儿猪巅等风。俱用石菖蒲煎汤磨服。

一、中风中气,口眼歪邪,牙关紧急,言语蹇涩,筋脉挛缩,骨节风肿,遍身疼痛,行步艰辛,诸风诸痫,并用酒磨炖热服之。

一、自缢、溺死、惊死、压死、鬼魅迷死,但心头微温未冷者,俱用生姜、续断酒煎,磨服。

一、切恶蛇、风犬、毒蝎,溪涧诸恶等蛊伤人,随即发肿,攻注遍身,甚者毒气入里,昏闷响叫,命在须臾,俱用酒磨灌下,再吃葱汤一碗,被盖出汗立苏。

一、新久疟疾临发时,东流水煎桃、柳枝汤,磨服。

一、小儿急慢惊风,五疳五痢,脾病黄肿,瘾疹疮瘤,牙关紧急,并用薄荷浸水磨浓,加蜜服之,仍搽肿上;年岁幼者,每锭分作数服。

一、牙痛酒磨涂痛上,仍含少许,良久咽下。

一、小儿父母遗毒,生下百日内皮塌烂斑,谷道眼眶损烂者,俱用清水磨涂。

一、打扑伤损,用松节无灰酒研服。

一、年深月近,头胀头痛,太陽痛极,偏头风,及时疮愈后,毒气攻注,脑门作胀者,俱用葱酒研服一锭,仍磨涂太陽穴上。

一、妇人经水不通,红花汤下。

一、凡遇天行疫证,延街阖巷,相传遍染者,用桃根汤

磨浓,滴入鼻孔,次服少许,任入病家,再不传染。

一、又治传尸劳瘵,诸药不能取效。一方士指教服此,每早磨服一锭,至三次后,逐下恶物尸虫,异形怪类,后得脱利。以此相传,活人不计其数。

一、女子久患劳瘵,为尸虫所噬,磨服一锭,片时吐下小虫小余条;后服苏合香丸,其病顿失,调理月余而愈。真济世卫生之宝药也。

又方:荆防败毒散(见项部脑疽)

内疏黄连汤(见肿疡门)

井疽

【方歌】井疽心火发中庭,初如豆粒渐肿疼,心躁肌热唇焦渴,红活易治黑陷凶。

【注】此证生于心窝,属任脉中庭穴,由心经火毒而成。初如豆粒,肿痛渐增,心躁如焚,肌热如火,自汗唇焦,大渴饮冷,急服内疏黄连汤或麦灵丹。若烦闷作呕,发热无汗者,夺命丹汗之;如红活高肿者顺,黑陷塌者逆。

其余内外治法,俱按痈疽肿疡、溃疡门。若溃后轻年不愈者,必成穿心冷痿,难治。

方剂:内疏黄连汤、麦灵丹(见肿疡门)

夺命丹(见背部陰陽二气疽)

蜂窝疽

【方歌】蜂窝疽形如蜂窝,胸侧乳上疮孔多,漫肿紫痛心火毒,黑陷者逆顺红活。

【注】此证生于胸侧乳上,亦有遍身而发者,由心火毒盛而成。色紫漫肿疼痛,身发寒热,初起六、七孔,渐渐延开有三、五寸,亦有六、七寸者,形似蜂房,即有数十窍,每窍出黄白脓,宣肿疮面全腐。腐脱有新肉,色红鲜润者顺;若出黑水,气秽平塌者逆。始终内、外治法,俱按痈疽肿疡、溃疡门。遇气寒之人,至八、九日不溃,以神灯照每日照之,应期即溃。

方剂:神灯照法(见首卷)

蠹疽

【方歌】蠹疽生于缺盆中,初豆渐李坚紫疼,寒热尿涩宜蒜灸,证由胆胃积热生。

【注】此证一名缺盆疽,又名肖骨疽,生在胸上项下,锁子骨内软陷中缺盆穴,属胆、胃二经积热而成。初发寒热往来,筋骨拘急,饮食不思,胸腹膨胀,小水短涩;初发如豆,渐大如李,色紫、坚硬、疼痛。初宜艾壮隔独头蒜片灸之,内服夺命丹汗之,次服六一散,通利小水。

脓势将成,宜服内托黄耆散。气血虚甚者,宜服十全大补汤托补之。其余内外治法,俱按痈疽肿疡、溃疡门。

此证宜急托治,若失治腐烂内陷,疮口难敛,必成败证。

方剂:六一散

组成:滑石(六两)甘草(生,一两)

共为末,每服三钱,灯心煎汤调服。

【方歌】六一散医小水癃,能除燥湿热有功,滑石甘草研成末,灯心汤调服立通。

又方:夺命丹(见背部陰陽二气疽)

内托黄耆散(见背部中搭手)

十全大补汤(见溃疡门)

其历痈

【方歌】疽历痈在乳旁生,结核红肿硬焮疼,包络痰凝脾气郁,治宜温舒化坚凝。

【注】此证生于乳旁,初肿坚硬,形类结核,发长缓慢,渐增焮肿,色红疼痛。由包络寒痰,脾气郁结而成,系寒证非热证也。治宜温和舒郁化坚,以内补十宣散服之,外敷回陽玉龙膏消之,如不消,脓势将成也。内外治法,即按痈疽肿疡、溃疡门。

方剂:内补十宣散

组成:人参黄耆当归(各二钱)桔梗厚朴(姜制)川芎白芷 肉桂防风甘草(炙,各一两)

共研末,每服三钱,热黄酒调服。不饮酒者,木香煎汤调下。

【方歌】内补十宣诸肿毒,已成令溃未成消,参耆桔朴芎归草,芷桂防风热酒调。

又方:回陽玉龙膏(见肿疡门)

内外吹乳

【方歌】吹乳乳毒乳肿疼,内吹胎热痛焮红,外吹子鼻凉气袭,寒热烦渴结肿疼。

【注】乳房属胃,乳头属肝,而有内吹、外吹之分。内吹者,怀胎六、七月,胸满气上,乳房结肿疼痛,若色红者,因多热也;不红者,既因气郁,且兼胎旺也。多热者,宜服柴胡清肝汤;气郁者,宜服逍遥散,外俱敷冲和膏

必消。或初肿失于调治,或本人复伤气怒,以致大肿大痛,其势必欲成脓,宜用逍遥散加黄耆、白芷、连翘以养血排脓治之。脓溃之后,宜调养血气,待生产后,按溃疡治法,方得收口。妊娠用药禁忌,另有歌诀,详载首卷。外吹者由乳母肝、胃气浊,更兼子吮乳睡熟,鼻孔凉气,袭入乳房,与热乳凝结肿痛,令人寒热往来,烦躁口渴。初宜服荆防牛蒡汤,外用隔蒜灸法;俟寒热退仍肿者,服橘叶栝蒌散,外敷冲和膏消之。其肿消之不应者,将欲作脓,即用透脓散。其余内服、外敷之法,俱按痈疽肿疡、溃疡门。又有至如内未怀胎,外未行乳而生毒者,系皮肉为患,未伤乳房,此肝、胃湿热凝结而成乳毒也,治当按疮疖治之,无有不效者。

方剂:荆防牛蒡汤

组成:荆芥防风牛蒡子(炒,研)金银花陈皮花粉黄芩蒲公英连翘(去心)皂刺(各一钱)

柴胡香附子甘草(生,各五分)

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方歌】荆防牛蒡乳外吹,寒热肿疼俱可推,银花陈草柴香附,花粉芩蒲翘刺随。

又方:橘叶栝蒌散

组成:橘叶(二十个) 栝蒌(量证用半个或一个)

川芎 黄芩栀子(生,研) 连翘(去心)

石膏(〔火段〕) 柴胡陈皮 青皮(各一钱)

甘草(生,五分)

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滓再煎服。紫肿焮痛用石膏,红肿者去之。

【方歌】橘叶栝蒌吹乳证,凉袭热乳凝结成,芎芩栀草连翘等,石膏柴与陈皮青。

又方:柴胡清肝汤(见头部鬓疽)

逍遥散(见背部上搭手)

冲和膏、透脓散(见肿疡门)

隔蒜灸法(见首卷灸法内)

乳疽、乳痈

【方歌】乳疽乳痈乳房生,肝气郁结胃火成。痈形红肿焮热痛,疽形木硬觉微疼,痈发脓成十四日,疽发月余脓始成。

未溃托里排脓治,已溃大补养荣灵。

【注】此证总由肝气郁结,胃热壅滞而成。男子生者稀少,女子生者颇多,俱生于乳房。红肿热痛者为痈,十四日脓成;若坚硬木痛者为疽,月余成脓。初起寒热往来,宜服括蒌牛蒡汤;寒热悉退,肿硬不消,宜用复元通气散

消之。若不应,复时时跳动者,势将溃脓,宜用托里透脓汤;脓胀痛者针之,宜服托裹排脓汤;虚者补之,如人参养荣、十全大补等汤,俱可选用。外敷贴之药,俱按痈疽肿疡、溃疡门。

方剂:栝蒌牛蒡汤

组成:栝蒌仁牛蒡子(炒,研)

花粉黄芩生栀子(研)连翘(去心)

皂刺金银花甘草(生)陈皮(各一钱)

青皮柴胡(各五分)

水二钟,煎八分,入煮酒一杯和匀,食远服。

【方歌】栝蒌牛蒡胃火郁,憎寒壮热乳痈疽,青柴花粉芩翘刺,银花栀子草陈皮。

又方:复元通气散(见肿疡门)

托里透脓汤(见头部侵脑疽)

托里排脓汤(见项部鱼尾毒)

人参养荣汤、十全大补汤(俱见溃疡门)

乳发、乳漏

【方歌】乳发如痈胃火成,男女皆生赤肿疼,溃久不敛方成漏,只为脓清肌不生。

【注】此证发于乳房,焮赤肿痛,其势更大如痈,皮肉尽腐,由胃腑湿火相凝而成。治法急按乳痈:未成形者消之,已成形者托之,腐脱迟者黄灵药撒之,以免遍溃乳房,致伤囊桶,难以收敛。若久不收口,外寒侵袭,失于调养时流清水者,即成乳漏。外用红升丹作捻,以去腐生肌;再兼用豆豉饼炙法,缓缓灸之以袪寒;内当大补气血。节劳烦,慎起居,忌发物,渐可生肌敛口而愈。

方剂:黄灵药、红升丹(俱见溃疡门)

豆豉饼(见卷首灸法内)

乳中结核

【方歌】乳中桔核梅李形,按之不移色不红,时时隐痛劳岩渐,证由肝脾郁结成。

【注】此证乳房结核坚硬,小者如梅,大者如李,按之不移推之不动,时时隐痛,皮色如常。由肝、脾二经气郁结滞而成,形势虽小,不可轻忽。若耽延日久不消,轻成乳劳,重成乳岩,慎之慎之!初起气实者,宜服清肝解郁汤;气虚宜服香贝养荣汤。若郁结伤脾,食少不寐者,服归脾汤。外俱用木香饼熨法,消之甚效。

方剂:清肝解郁汤

组成:当归生地白芍(酒炒)川芎陈皮半夏(制,各八分)

贝母(去心,研)茯神青皮远志(去心)

桔梗苏叶(各六分)

栀子(生,研)木通甘草(生,各四分)香附(醋炒,各一钱)

水二钟,姜一片,煎八分,食远服。

【方歌】清肝解郁贝茯神,四物青皮远夏陈,栀桔通苏香附草,能消乳核气郁伸。

又方:归脾汤

组成:人参白术(土炒)

枣仁(炒,研)龙眼肉茯神(各二钱)黄耆(一钱五分)

当归(酒洗,一钱)远志(去心)

木香(末)甘草(炙,各五分)

生姜三片,红枣肉二枚,水煎服。

【方歌】归脾汤治脾胃怯,食少怔忡夜不安,枣远龙眼参归草,茯神耆术木香煎。

又方:木香饼组成:生地黄(捣烂,一两)木香(研末,五钱)

共和匀,量结核大小,作饼贴肿上,以热熨斗间日熨之;坚硬木痛者,每日熨之。

【方歌】木香饼消乳核方,舒通结滞功倍强,生地研烂木香末,和饼贴患熨之良。

又方:香贝养荣汤(见项部上石疽)

乳劳

【方歌】乳劳初核渐肿坚,根形散漫大如盘,未溃先腐霉斑点,败脓津久劳证添。

【注】此证即由乳中结核而成。或消之不应,或失于调治,耽延数月,渐大如盘如盅,坚硬疼痛,根形散漫,串延胸肋腋下,其色或紫或黑,未溃先腐,外皮霉点,烂斑数处,渐渐通破,轻津白汁,重流臭水,即败浆脓也。日久溃深伤膜,内病渐添,午后烦热、干嗽、颧红、形瘦、食少、陰虚等证俱见,变成疮劳。初结肿时,气实者宜服蒌贝散,及神效栝蒌散;气虚者逍遥散,及归脾汤

合而用之。陰虚之证已见,宜服六味地黄汤,以培其本。外治法按痈疽溃疡门。然此疮成劳至易,获效甚难。

方剂:蒌贝散

组成:栝蒌贝母(去心,研)

南星甘草(生)

连翘(去心,各一钱)

水二钟,煎八分,澄滓,加酒二分,食远服。一加青皮、升麻。

【方歌】蒌贝散治乳结核,渐大失调变乳劳,初肿气实须服此,南星甘草共连翘。

又方:神效栝蒌散

组成:大栝蒌(去皮,焙为末,一个)

当归甘草(生,各五钱)

没药乳香(各二钱)

共研粗末,每用五钱,醇酒三钟,慢火熬至一钟,去滓,食后服之。

【方歌】神效栝蒌没乳香,甘草当归研末良,乳劳初肿酒煎服,消坚和血是神方。

又方:逍遥散(见背部上搭手)

归脾汤(见乳中结核)

六味地黄汤(即六味地黄丸改作煎剂。见面部雀斑)

乳岩

【方歌】乳岩初结核隐疼,肝脾两损气郁凝,核无红热身寒热,速灸养血免患攻。耽延续发如堆栗,坚硬岩形引腋胸,顶透紫光先腐烂,时流污水日增疼,溃后翻花怒出血,即成败证气不灵。

【注】此证由肝、脾两伤,气郁凝结而成。自乳中结核起,初如枣栗,渐如棋子,无红无热,有时隐痛。速宜外用灸法,内服养血之剂,以免内攻。若年深日久,即潮热恶寒,始觉大痛,牵引胸腋,肿如覆碗坚硬,形如堆粟,高凸如岩,定透紫色光亮,肉含血丝,先腐后溃,污水时津,有时涌冒臭血,腐烂深如岩壑,翻花突如泛莲,疼痛连心。若复因急怒,暴流鲜血,根肿愈坚,斯时五脏俱衰,即成败证,百无一救;若患者果能清心涤虑,静养调理,庶可施治。初宜服神效栝蒌散,次宜清肝解郁汤,外贴季芝鲫鱼膏,其核或可望消。若反复不应者,疮势已成,不可过用克伐峻剂,致损胃气,即用香贝养荣汤。或心烦不寐者,宜服归脾汤;潮热恶寒者,宜服逍遥散,稍可苟延岁月。如得此证者,于肿核初起,即加医治,宜用豆粒大艾壮,当顶灸七壮,次日起疱,挑破,用三棱针刺入五、六分,插入冰螺散捻子,外用纸封糊,至十余日,其核自落,外贴绛珠膏、生肌玉红膏,内舒服肝、养血、理脾之剂,生肌敛口自愈。

又方:季芝鲫鱼膏

组成:活鲫鱼肉鲜山药(去皮,各等分)

上共捣如泥,加麝香少许,涂核上,觉痒极,勿搔动,隔衣轻轻揉之,七日一换,旋涂将消。

【方歌】鲫鱼膏贴乳岩疾,肿如覆碗似堆栗,山药同研加麝香,涂于患处七日易。

又方:冰螺捻组成:硵砂(二分)

大田螺(去壳,线穿晒干,五枚)

冰片(一分)

白砒(即人言,面果煨熟,去面用砒)

将螺肉切片,同白砒研末,再加硵片同碾细,以稠米糊搓成捻子,磁罐蜜收。用时将捻插入铁孔,外用纸糊封,贴核上勿动,十日后四边裂缝,其核自落。

【方歌】冰螺捻消诸核历,硵砂螺肉煨白砒,再加冰片米糊捻,孔岩坚硬用之宜。

又方:神效栝蒌散(见乳劳)

香贝养荣汤(见项部上石疽)

清肝解郁汤、归脾汤(俱见乳中结核)

逍遥散(见背部上搭手)

绛珠膏、生肌玉红膏(俱见溃疡门)

推荐阅读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中医养生学> 中医基础理论> 本草纲目> 伤寒杂病论> 药性赋白话解>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白话文> 伤寒论> 神农本草经>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