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博古文刊 · 全球通史
目录
位置: > 古代文学 > 史书 > 全球通史 >

第二十二章 1929年以前欧洲的革命与和解

我们未能将布尔什维主义扼杀在萌芽状态中,未能通过一种或另一种手段将当初已屈服了的俄国引入全面的民主制度之中——这一失败如今成为我们的沉重负担。

丘吉尔,1949年4月1日

在殖民地世界处于民族革命的痛苦中的同时,欧洲本身正充满着社会革命。在整个欧洲大陆,旧秩序正受到怀疑,这一方面是因为世界大战所带来的创伤,一方面是因为伟大的俄国革命的影响。因此,1929年以前十年的欧洲历史主要是革命势力和反革命势力之间进行斗争的历史。在苏俄,共产主义在经历数年内战和干涉之后正胜利地兴起。在中欧,激进的革命力量遭到镇压,各种非共产主义政权,从德国的自由魏玛共和国到匈牙利的右派霍尔蒂政府和意大利的法西斯墨索里尼国家,已相继出现。西欧未遭到如此猛烈的騷扰,然而,即使在西欧,传统的议会机构的权力也因经济困难、大规模失业和内阁不稳定而被滥用。到20世纪20年代末期时,秩序似乎正在欧洲得到一定的恢复。繁荣程度在增长,失业人口在减少,各种国际问题似乎也因《道威斯计划》、《洛迪诺公约》、《凯洛格一白里安公约》和苏联作出的进行五年计划而不进行世界革命的保证而得到解决。在大萧条促成最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系列国内危机和国际危机以前,欧洲正在恢复到正常状态,或者说着起来如此。

一、共产主义在俄国的胜利

反革命和外来干涉的起因布尔什维克于1918年3月3日签订了条件苛刻的《布列斯特一立陶夫斯克和约》(见第二十章第四节),希望他们终于能从战争转到建立社会新秩序这一更合意的任务上来。但是,他们却注定要再打三年多仗,以对付反革命和外来干涉。从某种程度上说,进行反革命的是有产阶级的成员——军官、政府官员、地主和商人;他们由于种种明显的原因而希望摆脱布尔什维克。不过,非布尔什维克左派的各种成员也同样热中于反革命活动,他们中社会革命党人人数最多。他们在需要进行社会革命的问题上同布尔什维克意见一致,但非常憎恨布尔什维克垄断革命。他们视布尔什维克1917年11月7日的政变为十足的背叛,尤其是因为1917年11月25日选出的立宪会议中,布尔什维克只占175席,而社会革命党人占370席,其他各党派代表占159席(见第二十章第四节)。因此,非布尔什维克左派带头组织地下反对活动,而右派分子则领导军队进行从哥萨克地区开始的公开叛乱。

这些反布尔什维克集团得到了西方列强的支持与援助,后者这样做是出于各种原因-一如布尔作维克争取世界革命的使人恼火的运动。在欧洲和殖民地地区,布尔什维克号召"劳苦大众""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西方许多领导人作出的反应自然是企图在这些马克思主义煽动者点燃遍及全世界的革命的导火线之前把他们消灭掉,另外,英法某些政治家错误地认为布尔什维克是德国总参谋部的工具,也希望除去他们,以便让俄国重新回到战争中来。与此密切相关的是协约国以往大量贮存在俄国的军用物资的处理问题,这些军用物资有16万多吨贮存在摩尔曼斯克,80万吨贮存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西方列强担心布尔什维克会情愿或不情愿地让这些物资落入德国人手中。协约国干涉的背后还隐藏着经济动机:布尔什维克将外国财产收归国有和拒付外国债务的做法自然使有势力的既得利益集团开始持敌对态度,这些既得利益集团利用他们的权势来促成干涉。内战过程在这些情况下,俄国边境地区——阿尔汉格尔一摩尔曼斯克北部地区、波罗的海沿海诸省、乌克兰、顿河地区、外高加索和西伯利亚——在《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和约》签订后不久便成立了几个反革命政府。这些政府除了在某些战线得到军事顾问和小鄙分遣部队外,还得到了大量的资金和军用物资。军事行动开始后不久,西方的战争便结束了,于是提出了协约国的干涉是否应进一步进行的问题。原先有关让俄国重新回到战争中来和阻止德国人夺得军用物资的争论这时已毫无意义。

在巴黎的会议上,协约国领导人讨论了是否继续进行干涉的问题。威尔逊总统和劳合·乔治首相都赞成立即停战。但是,乔治·克列孟梭坚持认为,整个欧洲已受到革命的威胁,必须将布尔什维主义消灭在其发源地。为了在国内履行自己的政治职责,威尔逊和劳合·乔治不得不离开会议,因此,他们都未能坚持自己的意见。他们留下的代表、国务卿罗伯特·蓝辛和陆军大臣温斯特·丘吉尔都持有与克列孟横较接近的观点。因而,达成了继续进行干涉的决议;这一重大决择将意味着三年多的战争和战后数年国与国之间互不信任这种令人难以接受的遗产。

起先,布尔什维克遭到了一个又一个失败,其原因仅在于旧的俄国军队已四分五裂,且没有别的东西可代替。国防人民委员列甫·托洛茨基逐步建立起一支新的军队——红军,到1918年年底时,红军的人数约达50万。当全国各地发生叛乱、协约国军队在沿海地区登陆时,这支军队时常不得不在24条不同的战线上作战。

1919年,布尔什维克的主要对手是西伯利亚的高尔察克海军将军、克里米亚和乌克兰的邓尼金将军和爱沙尼亚的尤登尼奇将军。从他们发动的战役中可看出一种共同的格局。他们首先从基地发动突然进攻;轻易地取得最初的胜利,进入距全面胜利不远的阶段,然后,他们被阻挡住了,渐渐被击退,最后被击溃和"肃清","肃清"是布尔什维克最喜欢用的一个字眼。1919年3月,高尔察克攻占了乌拉尔山脉西面的乌法城;8月,邓尼金已向北推进到基辅;到10月时,尤登尼奇已深入到彼得格勒郊区。这时,列宁的政权被限制在彼得格勒-莫斯科地区,这一地区大约相当于15世纪的莫斯科大公国。然而,到1919年年底时,形势已转变:邓尼金已被迫撤退到克里米亚,尤登尼奇被迫撤退到波罗的海地区,高尔察克不仅被迫退到乌拉尔山脉另一边,而且被捕获和处决。

1920年初,这场严峻的考验似乎终于结束了。但是,由于波兰人的出现和法国人重新开始的大规模干涉,战争又进行了整整一年。波兰人决心尽可能地向东扩展他们的边界,于1920年4月趁俄国人混乱和疲惫之际侵入乌克兰。前一年作战的格局这时又再次出现。波兰人快速推进,5月7日便占领了基辅,但5个星期后他们就被赶出了这座城市;到7月中旬时,他们已后撤到自己的国土上。得胜的布尔什维克继续向前推进,8月14日到达华沙郊外。但是,波兰人得到了法国人的有力支持。阻止了俄国人的前进,并设法将他们赶了回去。这场战役于10月中旬结束,1921年3月18日的《里夫条约》规定了一直存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波-苏边界。

其时,弗兰格尔将军已取代邓尼金,在法国人的慷慨援助下,占领了俄国南部大部分地区。布尔什维克在结束了同波兰人的战争之后,便将军队掉转过来对付弗兰格尔,向南把他赶到了克里米亚半岛。这座半岛从前是沙皇和大公的游乐地,这时却挤满了大批混杂的难民——高级教士、沙皇的官员、贵族地主和白军的残存者。法国军舰将尽可能多的人撤走,疏散到从君士坦丁堡至马赛的各个港口,剩下的人只好听凭得胜的红军任意摆布。

这时,唯一留在俄国国土上的外国军队是以符拉迪沃斯托克为基地进行军事活动的日本人。原先,西伯利亚东部除日本的分遣队外,还有美国和英国的分遣队,但后两者已于1920年撤走。日本人则继续留下来,希望通过傀儡政权来控制这些幅员辽阔但人口稀少的地区。美国曾再三向日本人施加外交压力,要他们离开,最后,在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海军裁军会议上,终于说服他们撤走。

布尔什维克获胜的根源随着日本人的撤离,进行内战和干涉的这一悲惨时期顺利地渐近结束。列宁领导的共产党这时控制了全国。1919年时,几乎没有人会预言这一结果,当时,受围困的共产党似乎注定要被得到协约国军队支持的反革命武装力量所消灭。但事实是,与苏联历史学家所断言的相反,协约国从未将它们的注意力和财力集中到在俄国继续进行的那场斗争上。除了某些担任次要职务的、狂热的反布尔什维克分子外,协约国领导人认为干涉只不过是枝节问题,因此,他们怀着各种相冲突的动机断断续续地支持干涉。他们的确为白军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军用物资,但却很少派遣军队。只是在俄国北部,这些协约国的分遣队才有效地参加了实际的战斗。事实上,在西伯利亚东部,日本、美国和英国军队更经常参与的是互相争斗的陰谋,而不是反对红军的战斗。美国外交家和历史学家乔治·凯南已断言,干涉"在各地起了损害布尔什维克的敌人、加强共产党人本身力量的作用。这一因素非常重要,因此我认为,如果西方政府没有通过这种设想欠妥的干涉帮助布尔什维主义逐步获得力量,布尔什维主义是否会在整个俄国占上风,是很值得怀疑的。"

协约国的不团结和优柔寡断是布尔什维克取胜的一个原因。白军中不团结的情形更为严重,这不仅是因为各领导人的互相冲突的野心,而且是因为左派社会革命党人和各种右翼分子的根本对立。相形之下,共产党人享有某些最终证明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优势。他们的坚如磐石的党组织强行建立了一种其反对派未曾有过的团结和纪律。共产党得到了卓有成效的秘密警察组织——契卡的有力支持,契卡无情地查获了种种反对派集团。军事人民委员列甫·托洛茨基巧妙地将无产阶级自愿兵的热情与前沙皇军官的不可或缺的技术知识结合起来,缔造了一支新的、强大的红军。而且,这支军队还享有控制国内交通线的巨大优势,这与白军的情况截然不同,白军各部队之间、白军同其西欧和美国的补给品供应地之间相隔着极大的距离。最后,布尔什维克在争取农民群众的支持方面通常做得更成功。这并不意味着布尔什维克已说服俄国农民赞成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实际上,大多数农民对红军和白军都极其不满,他们宁愿独自呆着。但是,当不得不作出选择时,他们常常决定支持红军,他们认为,红军站在他们这一边,允许他们保留从地主那里夺得的土地。

回想起来,长期的内战和干涉对有关的所有党派都是一场灾难。它使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岸的俄国农村的土地荒废,使俄国人民大批死于横祸、饥饿和疾病。同样严重的是新成立的苏联与西方世界之间的关系恶化了。苏联领导人怀有的"被资本主义包围"这种马克思主义的担心进一步加深,而西方政治家则对1919年建立的共产国际的无用的宣言过于认真。这种相互的不信任既深刻又持久,因此毒化了随后10年的国际关系,大大地促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到来。

二、共产主义在中欧的失败

德国的势力均衡当内战在苏俄猛烈进行时,欧洲面临的关键性问题是共产主义是否会向西方传播。列宁及其布尔什维克认为,如果共产主义不能向西方传播,他们的事业注定要失败。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他们不能想象他们的革命会在一个国家、尤其是在以农业为主的俄国生存并扎根,因此,他们密切地、满怀希望地注视着中欧、尤其是德国的事态发展,因为德国显然是关键性的国家。如果德国变成共产主义国家,那么它的工业实力和俄国的自然资源结合起来,就会是不可摧毁的,革命的前途也就会有保障。

最初,布尔什维克的这些希望似乎有可能实现。在海军发生兵变和革命从波罗的海诸港口传入内地以后(见第二十章第六节),德国皇帝不得不于1918年11月9日退位。与俄国苏维埃相类似的工人士兵委员会出现在包括柏林在内的各大城市。革命运动非常强大,共产主义似乎很有可能容没欧洲大陆,至少抵达莱茵河。然而,最后的结果并不是产生一个苏维埃德国,而是产生一个资产阶级的德意志共和国。

有几个当时未被注意到的因素可解释这一重大结果,一个因素是战前德国的繁荣,它使工人阶级比较心满意足、无心革命。诚然,1914年时的错国社会民主党是欧洲最强大的政党,但它很保守,专心致力于社会改革而不是致力于革命。同样重要的是德国农民的富裕,他们的境况比俄国农民要好得多。在战争的几年中,他们的日子也过得并不太坏,因此,布尔什维克的"把士地分给农民"的口号虽然在俄国非常有效,但对德国的影响却很小。而且,战争在德国革命的时候已结束,这又与俄国的情况截然不同。对和平的要求也许比其他任何东西更多地帮助了布尔什维克,但在德国却毫无意义。此外,尽避德国军队被打败,但它决没有象1917年的俄国军队那样士气沮丧、进行叛乱。在德国,当最后的较量到来时,革命的反对者能号召可靠的军队支持他们。

最后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因素是德国社会主义者阵线的分裂。当然,这决不是唯一的分裂。1914年,在支持还是反对战争的问题上,欧洲所有的社会主义政党都不同程度地分裂了。在德国,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和菲利普·谢德曼领导的社会民主党多数派从一开始就支持德国的战争努力。由于他们比较保守,他们这时拚命反对革命的工人士兵委员会。"我憎恨社会革命",艾伯特坦率地宣布,"我非常憎恨社会革命"。社会民主党的另一派是斯巴达克斯同盟,它相当于列宁的布尔什维克,由两位杰出、能干的革命者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领导;前者出身于著名的德国社会主义者家庭,后者的祖先为波兰-犹太人。正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斯巴达克思同盟支持工人士兵委员会,希望在德国建立一个苏维埃式的政权。在社会民主党多数派和斯巴达克斯同盟之间的是独立社会民主党;它也赞成建立苏维埃德国,但又希望同社会民主党多数派合作。

魏玛共和国的建立当马克斯亲王宣布德皇退位时,他自己也辞去了首相职务,将政权交给了弗里德里希·艾伯特。艾伯特成立了由"6位委员"组成的内阁即人民代表会议,其中3名为社会民主党多数派成员,3名为独立往会民主党党人。斯巴达克思同盟情愿呆在内阁外面,其原因很简单,他们只对使革命进一步向左的方向发展感兴趣。菲利普·谢德曼在议会大厦的陽台上宣布德意志共和国成立,但与此同时,李卜克内西也在一哩以外的帝国宫殿的陽台上宣布苏维埃德国成立。这时,最大的问题是哪一派会取胜。

1917年3月,临时政府成立,当时的形势可与俄国的形势相比。艾伯特十分潭楚俄国的结果,他不想成为第二个克伦斯基。因此,11月10日即德皇退位的第二天。他为了镇压斯巴达克思同盟和工人士兵委员会而与总参谋长威廉·格勒纳将军结成了秘密同盟。每天晚上11点到凌晨1点,这两个人都要用连接柏林的总理公署和斯帕的司令部的专用电话进行交谈。由于有了这一强有力的支持,艾伯特开始积极反对极左派。独立社会民主党拒绝一起行动,并退出了内阁,但这无关紧要。11月30日,斯巴达克思同盟改名为德国共产主义劳动党,并制订了起义计划,但在这些计划完成之前,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态堡已被逮捕,并"在企图逃跑时"被击毙。他们的1,000多名追随者在随后爆发的残酷的巷战中被杀害。到1919年1月中旬时,来自左派的危险已经消除。

德国已度过了极为关键的时刻,1919年1月19日,全国举行了国民议会而非苏维埃代表大会的选举。当选的代表绝大多数为温和的左派。国民议会在魏玛召开,一方面是为了避开柏林的騷乱,一方面是为了把世界舆论中的新德国与和平的文化象征如歌德和席勒联系在一起。艾伯特当选为共和国第一任总统,谢德曼为第一任总理。

1919年7月通过的宪法无疑是民主主义的宪法,至少大体上如此。它包含了当时各民主国家所赞成的一切方法,其中包括普选制、比例代表制、权利法案、政教分离和学教分离。当选的总统任期为7年,由他任命总理,又由总理遴选人员,组成一个必须得到国民议会即下院多数成员支持的内阁。参议院即上院由18个州的代表组成,它可以延迟但不能阻止立法。

在这新宪法的幌子背后,旧德国的许多东西依然如故。官僚机构、司法系统和警察局完好无损地存留下来。在大学里,最不民主的和反犹太人的教授会和学生组织以学术自由为理由继续保持原状。新组成的国际军是旧帝国军队的缩影。除法定的八小时工作日外,实际上没有推行任何社会改革。工业上的卡特尔和垄断公司依然如故;东普鲁士的容克地主同德皇和各地方统治者一样仍保留着他们的地产。总之,德国革命保留的东西要比它改变的东西多。权力主要落在旧统治者手中,而这些旧统治者永远不会接受新秩序。最初,魏玛共和国在外国的财政援助下确能成功地保持自身的稳定。但是,当大萧条削弱了国家的基础时,这些不顺从的官僚、军官和拥有土地的绅士大多攻击起共和国,加快了共和国的灭亡。美国一位观察家对魏玛共和国的这一内在的致命弱点作了如下描述:

想象一下一个让拥护君主制度的法官解释法律、让在忠于旧政权的环境中培养起来的旧官员管理政府的共和国吧;想象一下一个消极地听任反动的教师和教授教孩子们藐视现有的自由、赞成被美化的封建时代的共和国吧。……这个惊人的共和国向成千成万名毫无顾忌地希望推翻共和国的前官员和文职人员支付了大量的津贴。

中欧的革命与倒退对斯巴达克思同盟的镇压和魏玛共和国的建立确保了中欧其余国家不会变成共产主义国家。然而,许多年里,欧洲的这一地区一直充满着騷乱和起义。波罗的海和爱琴海之间的广大农民政治上的觉醒和活跃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一个原因是无数的农民新兵已因其战争经历而大大地扩大了视野。他们不仅观察到了城市和农村生活之间的差别,而且观察到了各国生活水平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哈布斯堡王朝、霍亨索伦王朝和罗曼诺夫王朝的推翻也给农民以深刻影响。按照长期以来的传统,这种推翻是唤起民族主义愿望和阶级意识的大地震。最后,长年的战争造成的空前的破坏和苦难使革命形势更趋严重,尤其是在那些已遭受失败的国家里。

这种革命騷动的确切表现因各国当地情况的不同而不同。各国共产党并没有起着突出的作用,只有匈牙利例外;在匈牙利,具有教会主义与和平主义学识的贵族哈伊·卡罗伊伯爵已于1918年11月16日宣布成立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卡罗伊切断了同奥地利的联系,然后试图通过诸如普选制、言论自由、集会自由、政教分离和没收大地产之类的改革来使匈牙利自由化。但这样做未能把捷克、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的少数民族争取饼来,这些少数民族需要的是独立而不是改革,因此他们指望布拉格、贝尔格莱德和布加勒斯特而不是指望布达佩斯。此外,协约国要求的停战条款非常苛刻,卡罗伊无法接受。1919年3月,他辞职并离开了这个国家。

包括共产党人和社会党人在内的匈牙利国际革命社会党填补了这一空白。在工人士兵委员会的支持下,这一政党创立了苏维埃共和国。它的主要人物是库恩·贝洛,他是一位中产阶级的犹太人,过去曾是匈牙利军队中的一名军官,曾作为战俘在俄国生活过。在俄国,他遇见了列宁和其他布尔什维克,回国后成为一位职业革命者。由于是事态的发展使他一步登天取得政权,他不能保住他的权力。乡村的农民通常仍怀有敌意,他们拒绝出售粮食来换取辈产党的纸币。与此同时,罗马尼亚军队正侵入匈牙利,1919年8月4日,他们占领了布达佩斯,迫使库恩·贝洛逃往维也纳。1920年2月,当罗军撤离时,以霍尔蒂·米克洛什海军上将为首的右翼政府在协约国的支持下宣告成立。霍尔蒂在两次大战之间的整个时期里一直执政;在这段时期里,匈牙利是中欧唯一几乎完全没有进行土地改革或其他改革的国家。

在其他大多数中欧国家中,农民政党道出了人民大众的不满。下列农民领袖曾在战后数年中就职:1919年亚历山大·斯塔姆博利伊斯基在保加利亚就职;1925年斯蒂芬·拉迪奇在南斯拉夫就职21926年文森特·维托斯在波兰就职;1928年尤利乌·马纽在罗马尼亚就职。然而,由于他们奉行和平主义、不喜欢暴力,他们中没有一个人能长期保住自己的权力。他们很易受到那些处于牢固地位的军人和官员的伤害,那些人在其利益受到威胁时就毫不犹豫地尽力争夺政权。农民领袖失败的另一原因在于为政治机会所吸引的律师和城市知识分子愈来愈控制了农民政党。在这种领导下。各农民政党通常代表富农的利益。与广大贫农几乎没有什么联系。

农民领袖一个接一个地被革职。1923年,斯塔姆博利伊斯基遭暗杀,鲍里斯国王建立了一个独裁政府。1928年,拉迪奇遭晴杀,第二年,亚历山大国王建立了他的独裁政府。在波兰,维托斯只维持了几天就被约瑟夫·毕苏斯基将军除掉;后者统治了全国,直到1935年他死去为止。1930年,马纽被国王卡罗尔二世解除职务,卡罗尔二世一再建立和废除内阁,直虽IO年后被迫逃离罗马尼亚。

这同样的格局也在奥地利和希腊占上风;由于各种原因,农民政党从未在这两个国家生根。奥地利最后于1934年建立了由陶尔斐斯总理领导的独裁政府,希腊于1936年建立了由迈塔克萨斯将军领导的公然的法西斯政权。因而,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整个中欧全处于独裁统治之下,只有一个国家例外,这就是捷克斯洛伐克。这个国家拥有某些可说明其独特性的有利条件:高水平的文化、从哈布斯堡王朝继承下来的受过训练的官僚、扬·马萨里克和爱华德·贝奈斯的强有力的领导以及能比以农业为主的东方国家提供更高的生活水平和更大的安全感的平衡的经济。

三、意大利成为法西斯国家

正当布尔什维克主义、平均地权论和传统的议会主义为在东欧和中欧居首要地位而斗争之际,一个全新的主义——法西斯主义正在意大利出现,它是欧洲战后数年中最突出的政治创新。布尔什维主义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而平均地权论则是在20世纪初随着农民政党的出现而在政治上逐渐形成。相形之下,法西斯主义是1922年10月随着墨索里尼向罗马的进军才突然地、戏剧性地出现。

意大利战后的状况为猛烈的、惊人的、反理智的运动如法西斯主义提供了肥沃的土壤。1919年的意大利只有过两代人的民族独立和统一。实际上,议会政府是个腐烂的泥淖;党"魁"们在这泥淖里巧妙地操纵着各种短命的联合集团。这个不稳定的政治给构在战后数年中因严重的经济混乱而被进一步削弱。数百万复员军人中有许多人找不到工作。对外贸易和旅游业在战争结束后的一个时期里正在衰落。移居外国在过去几十年里起着保险阀和海外汇款来源的作用,这时却由于美国和其他国家的限制性法规而逐渐停止。这种经济压力引起了民众的不安,而巴黎和会藐视意大利的要求的做法则使民众的不安更趋严重。鲜血和财富的支出似乎已是徒然的,由此导致的失望和受伤的自尊心造成了一种一触即发的局面。

这一点随着1919年11月的选举而变得十分明显,这次选举社会党获得160席,天主教人民党获103席,而传统的自由党和激进党分别获得93席和58席。当议会开会时,社会觉人拒绝向国王致意,并高呼"社会主义万岁!"1920年9月,事态达到高潮,当时,整个意大利北部的工人开始接管工厂。已于1920年6月组阁的战前老政治操纵者乔凡尼·焦利蒂决定让那些"露营者"占有工厂,因为他以为他们会把工厂的经营搞糟,会不得不自动地撤离工厂。最后,工人们的确同意撤离,作为增加工资和参与工业管理的回报。

一次又一次的"静坐示威"证明了政府和工厂主的不起作用的、无力的地位,使人们突然了解了当时的政治舞台。更重要的是,这一次次"静坐示威"强调了意大利社会主义者的无用的"最高纲领主义"。虽然这些大声嚷叫的革命者在要求立即的社会主义化方面令人觉得很象列宁,但他们并没有夺取政权的意图和计划。他们无疑有一切机会接管政权,因为焦利蒂没有动手对付"静坐示威",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他不知道士兵们是服从命令还是加入工人的行列。进行革命的所有第一流的条件都已具备-一只是没有开始革命的愿望。当时社会党的口号是:"革命不是靠人发动的。革命是自己到来的。"两年中,这一口号被一个准备发动革命的人证明是错误的。

贝尼托·墨索里尼是贫穷的罗马涅斯村一位具有社会主义观点的铁匠的儿子,乃工人阶级出身。他设法获得了一张教师证书,但却很少利用它。就性情而言,他更适合做革命鼓动工作,而不是在课堂讲学。在1911年的的黎波里战争中,他因其煽动性演说而引人注目,在演说中,他把意大利国旗称作"只配插在粪堆上的破布。"第二年,他成为官方的社会党报《前进报》的编辑。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仍是一位革命者,一位和平主义者,但第二个月,他便在法国政府所提供的资金的促进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法国政府这时迫切希望意大利成为它的盟国。墨索里尼已有可能创办自己的报纸《意大利人民报》,通过这份报纸,他开展了一场猛烈的主张进行干涉的运动。

1915年9月,墨索里尼应征参战,在战壕里战斗了几个星期,直至因受伤奉命退伍。此后,他默默无闻地遭冷落,直到1919年他建立其第一个"战斗队"即"战斗的法西斯"为止。"法西斯"指一束棍棒,中间绑着一柄刀锋凸出的斧头,是古罗马侍从官为地方行政长官开道时掮荷的权标。因而,它是统一和权力的象征,成为墨索里尼反对当时政治混乱和社会冲突的口号。起先,他只得到一小撮失意学生和复员军人的支持。在1919年11月的议会选举中,他提出了两位候选人,其中一位是他本人;但他和另一候选人都未当选,他仅得到4,975票,而他的对手社会党人却获得18万票。但是,在1921年5月15日的选举中,法西斯党赢得了22席,而社会党代表的席位则从160席降到了122席。最大的胜利者是自由党,获得275席,天主教人民党仍保留了107席,新成立的共产党只得16席。

墨索里尼离当权者的位置还很远,但在选举时,他的政党至少已拥有一个其成员约达25万名的全国性组织。从那时起,这个党稳稳地迅速前进,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社会党人的消极情绪造成了一个使墨索里尼能立刻填补进去的空白。同样重要的是墨索里尼这时从实业家、地主和有产阶级的其他成员那里得到了巨大的支持。这些人给普遍地夺取堡厂和地产的景象吓坏了,希望依靠法西斯暴力小组作为对付可怕的社会革命的堡垒。实际上,随着1920年9月底工人们撤离工厂,革命的危险已经消失。这时。正是法西斯暴力小组在警察仁慈地保持中立这种做法的帮助下扰乱着社会的安宁。他们不受惩罚地进攻工会办公室和社会党总部,袭击工人阶级居住的地区,驱逐身为社会党人的市长和其他官员,捣毁反对派报社。政府和社会上的富人不但容忍这种暴力恐怖运动,甚至还秘密地给它以支持和援助。

1922年秋,墨索里尼以尊重君主政体和教会的利益的明确保证赢得了国王和教会的支持,从而为一场政变作好了准备。由于正规军和警察已明确表示他们仁慈地保持中立,墨索里尼信心十足地着手动员他的黑衫党党员进行一次已被广泛宣传的向罗马的进军。路易吉·法克塔首相请求国王维克托·伊曼纽尔颁布戒严令,但国王拒绝了,反而请墨索里尼组阁。因此,黑衫党党员只须象征性地向罗马进军,而墨索里尼则虎头蛇尾地于10月27日乘一辆卧车抵达罗马。

墨索里尼通过专门的符合宪法的方式当上了首相,但是,他却无意尊重宪法程序,这一点不久就变得很明显。他的党在1921年的选举中获得35席,而这些席位仅占全部席位的6%。墨索里尼警告议会说:"我本来是可以使这个肮脏、陰暗的会议大厅变成暴力小组的宿营地……但我不想这样做,至少现在不想这样做。"为了恢复秩序和推行改革,议会和国王授予墨索里尼以独裁权力,这种权力可一直行使到1923年12月3I日。在这段时期中,他允许新闻界、工会和议会各党派享有一定程度的自由。但与此同时,他正通过任命赞成法西斯的人为省长和法官、组织一支自愿参加的法西斯民兵队伍来控制国家机器。

最后的较量随着1924年4月6日的选举而到来。法西斯党通过任意使用暴力小组,获得了65%的选票,赢得了375席,而在这之前他们仅拥有35席。两个月后,人们发现杰出的社会党议员贾科莫·马泰奥蒂被暗杀。他曾写过《法西斯蒂真相》一书,描述了法西斯党徒数百件非法暴行的详情。人们普遍猜疑,马泰奥蒂是墨索里尼本人下令杀害的,这一点后来得到了证实。大多数非法西斯议员退出了议会,发誓马泰奥蒂事件不澄清决不返回议会。墨索里尼面临着重大危机,但由于反对派的优柔寡断和国王的坚决支持,他设法幸存了下来。

到1926年秋时,墨索里尼认为自己已强大得可以采取饱势。他宣布缺席议员的席位为空缺的席位,解散了各种老的政党,加强了新闻检查制度,建立了秘密警察组织。由于议会仅起通过法西斯议案的橡皮图章作用,意大利已成为一党制国家。

新的法西斯政权逐步形成了某些独特的特点。一个特点是实行组合国;在组合国中,议员不是作为地区性选区的代表,而是作为行业和职业的代表当选的。从理论上讲,它通过将劳资双方一起置于国家善意的保护下,消除了阶级冲突。实际上,只有资方享受到了真正的自治,而劳方则被否定了罢工或选择自己的领导人的权利。工人和农民的地位在组合国中基本上都没有得到改善。

墨索里尼统治下的意大利的另一特点是精心设计的市政工程规划;制订这种规划是为了提供就业机会、树立给人以深刻印象的建造物,以颂扬法西斯主义。过去的纪念碑得到了修复,许多城市被装饰以高大的新建筑物、工人住宅和运动场。有些沼泽地被抽干用来耕种。使旅游者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准时运行"的火车和广泛的新公路或高速公路。

这个法西斯政权奉行对外侵略的政策,这一政策以当时的一种新学说——战争和帝国扩张的内在价值和必要性——为依据。墨索里尼在官方的《意大利百科全书》中写道:"只有战争能使人类的能力达到最高水平,能在敢于从事战争的人身上打上高贵的印记。……法西斯主义认为获取最高统治权的趋向……是生命力的表现。"1923年,墨索里尼企图将这些理论付诸实践,以驻希腊的一些意大利官员被暗杀为借口占领了希腊的科孝岛。当时的国际气候对这样的冒险很不利,墨索里尼发现,在得到某些赔偿之后必须撤退。但在20世纪30年代,外交上的势力均衡起了变化,给予他更大的行动自由。他立刻趁机入侵埃塞俄比亚,结成罗马-柏林轴心(见第二十四章第三节,第四节)。

四、西欧的民主主义问题

西欧不存在可与俄国内战和中欧左、右派之间剧烈冲突相比的种种动乱。民主制度在西方更为根深蒂固,因此主要的社会结构更健全,并享有民众更多的支持。此外,西方列强已是战争中的胜者,而不是败者,这一事实进一步促成了政治和社会的稳定。不过,不能因此就说西欧在战后数年中没有遇到因难。实际上,它也有许多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经济问题,虽然这些问题有着深远的社会和政治影响。西欧两个主要国家英国和法国的经历可说明这一点。

英国英国的主要问题无疑是长期、严重的失业问题。战争结束后紧接着有过一时的繁荣,当时工厂加班加点地生产,以满足波长期抑制的消费需求。但1920年,经济萧条开始出现,到1921年3月时,已有800多万人失业。80世纪2O年代失业仍在继续,而20世纪30年代形势变得更糟。因此,英国的不景气实际上从1920年而不是从1929年就已开始,而且无较大间断地一直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要了解这一长期的严峻考验,就应该注意到,英国战前的经济是以进口食品和原料、出口制成品为基础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建造了世界上三分之二的新船只,出口它所生产的九分之七的棉布、三分之一的煤和四分之一的钢铁。此外,英国还从海外投资、金融业务和商船运输中得到大量的无形收入。

世界大战刺激了诸如美国、日本和英联邦自治领之类国家的工业化,打破了这一经济平衡。这意味着英国海外市场的减少,尤其是纺织品市场的减少;在纺织品方面,英国面临着日本的激烈竞争。英国商船队在很大程度上遭到破坏,和英国不再是世界金融中心这一事实一样,也使无形收入减少。布尔什维克革命进一步损害了英国的经济,因为它不仅消灭了大量的投资,还消灭了一个重要的制成品市场。

在解释英国的经济困难时,至少与战争同样重要的一点是,英国人本身在提高工业效率方面未能跟上世界其余国家。最初,他们曾在工业革命中走在世界的前列,但现在,他们却在使其设备现代化方面落在后面。因为他们往往不是到机器过时时,而是到机器用坏时,才更换机器,所以,每工时的生产率与其他国家相比落后了。例如,假定1913年矿山每一工人在一个轮班中所作的工作量为100,那么到1938年时在英国矿山仅增加到113,而在德国矿山却增加到164,在荷兰增加到201。

面对效率更高的外国工业的竞争,英国制造商常采取的手段是削减工资、相互间达成确定价格、分配生产定额和分享日益缩小的外国市场的协议。这些措施并没有面对英国工业日益过时这一根本问题。这种失败某种程度上起因于英国社会传统的价值观。英国各大学最能干的毕业生很可能进入行政部门而不是经商,因此,工业常常留给那些能力较差、未受过充分的技术训练的人管理。他们往往认为他们的职责是与工会斗争、使工资保持低水平,而不是提高工厂的效率和生产率。同时,工人不仅为提高工资而斗争,而且常常为阻止可能降低就业率的技术进步而斗争。

这些情况结合在一起造成了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期里笼罩着英国的几乎未得到缓和的不景气。数百万家庭靠国家救济即通常所说的"失业救济金"维持生活。整整一代人在没有就业机会的环境中成长。这种情况使人们在心理上如同在经济上一样不健全。最后,失业者变得情绪低落,依赖失业救济,对前途不抱任何希望。

这些状况必然产生政治上的影响。最重要的是自由党的衰落,当时工人们因希望摆脱困境而愈来愈转向工党。因而,这种经济危机往往使英国政界趋于两极分化:有产阶级一般拥护保守党,工人阶级支持工党,中产阶级则在两者之间摇摆不定。每一个党都有自己医治国家弊病的灵丹妙药:保守党提倡保护贸易制;日益衰落的自由党提倡自由贸易;工党提倡资本课税和重工业国有化。最终结果是保守党和工党一个接一个地交替组阁,但没有一个内阁能大大地改善国家的命运。

随着大战的结束,劳合·乔治首相于1918年12月14日举行了所谓的"非常时期大选"。他的联合政府因极端民族主义政纲而赢得了绝大多数席位——484席;这一政纲包括将战争赔偿金全部送回本国和严厉惩办德国"战犯"。尽避劳合·乔治获得了绝大多数席位,但他的地位仍不牢固,因为他的支持者中有70%的人是保守党人,而自由党人则分裂成他的支持者和在野的阿斯奎斯的26名追随者。这使工党成为主要的反对党,但由于它只占有63席,它不能指望向占绝对优势的保守党挑战。

劳合·乔治从一开始起就因长期存在的爱尔兰问题而感到窘迫。1914年大战的爆发结束了自由党让爱尔兰自治的尝试。新成立的新芬党在1918年的选举中获得了73席,这时,它正要求完全独立。这些代表拒绝在威斯敏斯特担任下议院议员,于1919年1月在都柏林聚会,并直布爱尔兰为自由邦,因而导致了残酷的游击战争;这一战争一直拖延到1922年劳合·乔治同意爱尔兰自由邦享有与其它自治领相似的地位时为止。

爱尔兰的这些騷动与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一起逐渐破坏了劳合·乔治的地位。1922年10月,劳合,乔治被迫下台,让位给安德鲁·博纳·劳,后者组织了一个清一色的保守党政府。11月举行的选举中保守党获得了多数席位,但工党令人吃惊地赢得了142席,而自由党仍意见分歧、软弱无力。1923年5月,博纳·劳因健康不佳而辞职,斯坦利·鲍德温继任首相。新首相提出了更高的保护关税,作为解决失业问题的办法,他要求1923年报月举行选举,对这种彻底背离英国自由贸易传统的办法作出裁决。在选举中,保守党失去了他们的多数票,但保有未超过半数的最多票数,其次是工党和新统一的自由党,分别获得192席和158席。

鲍德温拒绝组织新政府,因此,拉姆夫·麦克唐纳在自由党的支持下,成为第一个工党内阁的首脑。他当政仅10个月(1924年1月至11月),除采纳一种更具和解性的对德政策和承认苏联外,几乎没有什么成就。承认苏联的做法给保守党提供了推翻政府所短要的论点。他们提出了"红色"恐怖的问题,并用它在随后的选举中击败了工党,在这次选举中,他们赢得了占多数的200个席位。鲍德温这时组织了一个持续了5年的政府。它的政策反映了其领导人的谨慎、平庸。失业仍在继续,最终导致了1926年的总罢工。尽避罢工有250万工人的支持,但还是失败了,政府成功地通过了《劳资争议法》,宣布所有的"同情"罢工均为非法的.

依照法规,议会的任期满了;1929年5月举行了大选。鲍德温特有的口号是"安全第一",但这一口号在不断增长的失业率面前并不受人欢迎。工党获得了289席,保守党获259席,自由党获58席。麦克唐纳在自由党人的支持下再次组阁。他不能料到,这个国家会在半年内遭到大萧条的打击;这次大萧条使英国经济更加瘫痪,最后扫除了麦克唐纳的新政府。

法国法国在战后数年中也为经济困难所困扰,不过,它的境况在某些方面比大多数邻邦要好些。法国有一个十分平衡的经济,因此,它不象以农业或工业为主的国家那样易受伤害。战争的和平解决使法国收回了拥有煤矿的萨尔盆地和拥有纺织工业及丰富的钾碱、铁矿资源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从而加强了法国的经济。反过来说,法国早几年日因损失140万年富力强的男子和财产遭到空前破坏而被削弱。西线的战争主要在法国国土上进行,这给村庄、城镇、工厂、矿山和铁路带来了价值230亿美元的损失。而且,法国先前是通过贷款而不是通过税收来为战争筹措资金,这在战后就意味着需要进一步的贷款来重建家园。政府采取了多印钞票的手段,结果导致了法郎贬值,而这又产生了政治上的影响。

与英国只有两、三个政党的情况大不相同,法国拥有好几个政党,因此,一届内阁的生命力取决于它有无能力为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而将这些政党组成一个足够大的联盟或集团。这一点说明了法国内阁与英国内阁比较起来更换得较快的原因。从左派到右派的主要政党是共产党和社会党、激进社会党以及诸如共和民主联盟和民主联盟之类的右派各党。共产党和社会党主要代表城乡工人;激进社会党是中间派,为中下层阶级所支持;右派各党通常为扭有力的天主教徒,代表财团和巨额融资。

如同英国发生的情况一样,法国1919年的选举选出了一个由保守派和民族主义者占优势的议会。在以后5年中,法国由主要建立在右派诸党的基础上的"民族集团'内阁统治。这一时期里举足轻重的人物是雷蒙·普恩加来,他决心要德国人赔偿重建家园所需的费用。他的政策最终导致了1923年法国对鲁尔的侵占,这是一次代价昂贵、几乎一无所获的行动。到1924年初时,一法郎的价值已从战前的19.3美分降到3美分多一点。法国公众因这种经济上的不稳定和对鲁尔的冒险行动而与政府疏远,鲁尔行动使人们担心会重新爆发战争。因此,在1924年5月的大选中,"左翼联盟"即"左派集团"获得多数席位。激进社会党领导人爱德华.赫里欧在社会党人的支持下当选为总理。在外交事务方面,他结束了对鲁尔的侵占,同意和平解决赔偿问题,承认苏联。但财政难题仍未得到解决;在这难题上,放任主义的激进社会党人和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党人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社会党人要求资本课税,赫里欧却反对,结果他的内阁于1925年4月垮台。法郎立即贬值,第二年,一法郎仅值2美分——其价值相当于战前的十分之一。

法国这时再次转向右派。1926年7月,普恩加来组织了一个除社会党和共产党外有其他所有政党参加的"全国联合会"内阁。为表明形势的严重性,新内阁包括6位前总理,其中还有赫里欧。普恩加来采取了保守但却严厉的措施,以紧缩开支,增加岁入。到1926年年底时,法郎的币值达到一法郎值4美分,并稳定在这个水平上。由于这只是战前法郎价值的五分之一,政府使自己免去了五分之四的国债,不过,这是在法国债券持有人受损害的情况下取得的。法郎的贬值吸引了许多旅游者,尤其是美国人,同时还促进了法国商品的出口。普恩加来的成功使他当了三年总理,创造了两次大战之间的最高纪录。1929年夏,普恩加来辞职,恰好避开了一股经济旋风,这股经济旋风将破坏他先前所已实现的不牢固的稳定局面。

五、欧洲的稳定与和解

赔款问题的解决:道威斯计划1924年至1929年是欧洲和平与和解的时期之一。1924年,《道威斯计划》——一项有关赔款支付的协定——的协商是这一稳定过程的第一阶段。《凡尔赛和约》要求德国人承担战争责任,要求德国人答应贻偿战争所造成的损失。在凡尔赛,对赔款支付的数额和时间表没有达成协议;在以后几年中,这一问题不仅是协约国与德国之间,而且是各协约国之间长期不和的根源。

1920年,赔款委员会——一个受命拟定详细计划的机构——决定,德国的赔款应按下列方案分配:52%给法国,22%给英国,10%给意大利,8%给比利时,剩下的8%给其他协约国。第二年,委员会规定德国的赔款总额为320亿美元,可用现金和实物(煤、机车、纺织机械和德国工厂及矿山的其它产品)支付。协约国的企业界很快就提出抗议,因为这些商品正形成一股与他们自己的商品相竞争的力量。因此,协约国要求德国主要以现金支付赔款,但这只有在德国的出口额大大超过进口额时才能实现,这一点自然是绝对办不到的,因为世界各地的关税正在提高,德国也正在增加进口商品以满足重建家园的需要。

1921年和1922年,德国支付了部分赔款,但与此同时,它正遭受着灾难性的通货膨胀。1914年时,一马克值25美分,到1922年7月,已贬值到仅值2美分,一年以后,它变得一文不值——一大堆马克才兑换一美元。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人要求延缓两年偿付赔款。英国人正在受失业之苦,急欲加快国际贸易的复兴,因此同意了这一要求。然而,遭受损失最惨重的法国人确信,只要德国人愿意就一定能偿付,并着手使用武力。1923年1月,法国军队不顾英国人的批评,与意大利和比利时小鄙部队一起侵占了鲁尔工业区.

德国人的反应是进行总罢工,结果,法国人不得不为占领付出了得不偿失的代价。由于德国经济毫无生气、法国人又受到阻碍,赔款问题陷入僵局,于是,成立了一个由美国银行家查尔斯·道威斯主持的经济专家委员会。1924年9月1日,协约国和德国双方通过并开始实施所谓的《道威斯计划》。这个计划建立在"商业,而不是政治"这一口号的基础上,它要求每年支付的赔款额从23800万美元开始,达到最高额59500万美元。这些金额可依据一定年份的繁荣指数予以调整。另外,德国须废除其恶性膨胀的货币,并在协约国的监督下改组它的国家银行。作为回报,德国将得到8亿美元的外国贷款,而法国必须撤离鲁尔。

然而,这一安排同其它许多安排一样,将被大萧条的冲击带走。即使在1928年9月以前《道威斯计划》生效的4年里,德国人支付的现金和实物也仅相当于他们从外国市场、主要是美国市场所借款项的一半。不过,《道威斯计划》的确缓和了欧洲的紧张局势,为政治问题的解决开了路。

寻求和平:洛迦诺公约在大战刚结束后的几年中,欧洲的外交为法国及其中欧和东欧的盟国所支配。由于奥匈帝国的消失、德国和俄国的屈服,法国这时成为欧洲大陆的头号强国。因为德国和俄国显然迟早会设法重申自己的主张,所以,法国外交的目标是为国家安全建立一个可靠、持久的基础。

从理论上说,国际联盟以其《盟约》第十条提供了普遍的安全,这一条耍求各成员国"尊重并维护国联所有成员国的领土完整和现有的政治独立,反对外来侵略。"困难在于国联缺乏实施这一条款所必需的力量。国联大会能请求成员国运用经济抵制甚至武装报复来反对侵略者,但这种经济和军事制裁的任何一项措施都只能由各国政府来实施。国联本身既没有武器,也没有军队法;法国曾提出成立一支由国联支配的国际警察部队,但这一建议被否决了。因此,归根到底,国联所作的决定的分量取决于国际舆论,而国际舆论在重大问题上通常是混乱的、有分歧的。

法国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就遭到了德国的两次侵略,因此,它不愿将其安全交托给没有权威的国联。最初,它建议结成英法美三国同盟,这将保证法国在遭到德国侵略时得到英美的援助。当这一计划因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同盟条约而失败时,法国转向了较小的欧洲国家,这些国家在支持和平解决、反对修订条约方面与它有着共同的利益。它于1920年9月、1921年和1924年分别与比利时、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协商建立了正式的军事联盟。捷克斯洛伐克先前已在1920年至1921年间与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一赵成立了所谓的"小协约",以便在遭到匈牙利的进攻或面临哈布斯堡王朝的复辟时,互相提供援助。波兰因于1921年与罗马尼亚给成同盟而与小协约国连在一起;在与罗马尼亚缔结的盟约中,波、罗两国保证在遭到俄国侵略时互相援助。由于法国与小协约国的关系,法国能扩大自己的联盟组织,分别于1926年和1927年将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拉入联盟。

这一联盟组织基本上是反德的,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孤立德国来保护法国及其盟国。不过,大约1925年前后,法、德两国的关系有了改善,这一方面是因为《道威斯计划》的实施暂时获得成功,一方面是因为两国外交部长即法国的阿里斯蒂德·白里安和德国的古斯塔夫·斯特来斯曼持相互和解的态度,他们断定各自国家的安全可以通过直接谈判和达成协议来加强。他们受到了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爵士的鼓励;张伯伦还说服意大利人接受了这一观点。给果产生了称为《洛迦诺公约》的一系列协定,这些协定是于1925年10月签订的。

这些协定规定,德国可加入国际联盟,并成为常任理事会成员。作为回报;德国同意不通过武力来谋求条约的修订,和平解决同法国、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的一切争端。德国确保留了通过和平手段设法更改其东部边界的权利,但它承认其西部边界的永久性。德国、法国和比利时答应任何时候都尊重它们相互间的边界,英国和意大利保证遵守这一规定。

洛迦诺精神《洛迪诺公约》在当时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伯伦表达了那时普遍存在的一种观点,他宣称,公约标志着"和平年代和战争年代之间的真正分界线"。同样,白里安也发表了有关"洛迪诺精神"的动人演说;"洛迪诺精神"禁止了战争,用"调解、仲裁与和平"代替了战争。在这种乐观主义的余辉中,美国国务卿弗兰克·凯洛格按照白里安的建议,提出各国保证摈弃战争、不把战争当作"推行国策的一种工具"。这一建议得到了实施,1928年8月27日,《凯洛格-白里安公约》被签订。由于公约只拒绝战争并未规定制裁措施,它很快就得到60多个国家的签署。虽然公约只依靠世界舆论这种道义上的压力,但仅如此多的国家签署公约这一事实便足以促成国际紧张局势的进一步缓和。

同样有希望的是同德国关系的改善。1926年,德国被允许加入国联,并成为常任理事会成员。另外,关于赔款的支付问题,也与德国达成了进一步的解决办法。《道威斯计划》没有规定德国应支付的赔款总额,因此,第二个经济专家委员会在另一位美国财政家欧文·扬格主席的领导下,于1929年在巴黎开会,制订了一个于1930年初被采纳的新的赔款计划。这一计划规定德国应支付的赔款总额为80亿美元,58年内分期付清。作为对德国接受《扬格计划》的回报,法国于1930年,即比《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期限早四年撤出莱茵兰。

与此同时,一系列裁军会议正在举行,这不仅是因为国际舆论的压力,而月、是因为协约国已用旨在"普遍限制各国军备"的说法迫使德国裁军。此外,国联盟约声明"维护和平需宴裁减各国的军备,"并规定国联理事会"制定计划"。不过,尽避有这些保证,但在两次大战之间的时期里并没有实现全面裁军。拥有被征集的军队的国家不希望将受过训练的后备兵作为实际可作战的士兵包括在军队兵额之内,而那些拥有自愿军的国家则坚持认为后备兵应包括在内。有些国家要求军备限制以财政支出为基础,但英国和美国坚决反对,因为他们每个士兵的财政支出比别的国家高得多。此外,法国及其盟国坚决主张军备应受到国际的控制和监督,而英美则宁愿依靠信义。根本的困难在于:各国考虑到缺乏一个国际安全体系,便靠自己的军队来谋求安全。不过,在限制海军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海军强国的数目比陆军强国少。但即使在这方面,也只是对某类舰只的吨位比例取得一致的意见,并没有限制舰只的总吨位。

尽避裁军失败了,但20年代末期人们都有一种感觉,认为欧洲终于恢复到了正常状况:德国和它以前的敌人似乎已经和解;法国军队撤出了莱茵兰,德国人加入了国联;赔款问题似乎终于得到了解决;60多个国家已摈弃战争"作为推行国策的工具";繁荣程度在增长,失业率正相应下降。甚至来自苏联的消息也是令人鼓舞的,因为这个国家已于1928年开始实行一个新的、宏伟的"五年计划"(见第二十三章第一节)。西方大多数权威人士认为这一计划是不切实际、注定要失败的,但是,它至少可使苏联人的注意力从国际冒险活动转移到国内经济发展中去。因此,"洛迦偌精神"似乎是有意义、有内容的,人们可以想当然地认为欧洲这时能安定下来,象在19世纪那样去享受几十年的和平与繁荣。

推荐阅读

后汉书> 清宫史话>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三国志> 明史纪事本末> 野史秘闻> 蒙古秘史> 秦前历史导读> 汉朝历史导读> 北史>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