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博古文刊 · 野史秘闻
目录
位置: > 古代文学 > 史书 > 野史秘闻 >

朱元璋暴打茹太素的故事 禁绝废话提高效率

就在狠揍茹太素之后,朱元璋命令制定了行政文书规范,“颁示中外,使言者陈得失,无繁文”。他自己也身体力行,现存朱元璋的许多重要指示,干脆就是口语,乡下老太太都能听得懂记得住,这在历代皇帝中极少见。

明太祖朱元璋

本文摘自《中国历史的教训》,作者:习骅,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

《明史》里有个很有意思的“段子”,今天读来还让人会心一笑。

1376年,司法部副部长茹太素给朱元璋打了一份报告,长达17000字,朱元璋看得眼花,就让秘书王敏念给他听,都念到6300多字了,还不知道要说啥。朱皇帝实在受不了,当场找人把茹部长狠揍了一顿。第二天又让王秘书接着念,从第16500字到结尾,茹太素提了五条工作建议,这些建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朱皇帝采纳了其中四条。

事后朱元璋苦笑说:“当大臣不容易,当皇帝又容易吗?我需要的是接地气、解难题的意见建议,可明明500字就能说清楚,这老茹偏要整一大堆没用的,真耽误事。”">

一直有人对朱元璋暴打茹太素有看法。对下属一不合意就动手,作风确实简单粗暴,但了解背景后,对事情的理解会更全面。

朱元璋定都南京时,新政权面临大量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内外形势都很严峻。战后社会经济凋敝,土地不均,农业基础设施阙如;饥民遍野,人口数量下降;各业不兴,社会无法正常运转;矛盾尖锐,官民冲突时有发生。退居塞北的残元势力企图卷土重来;蒙古鞑靼、瓦剌各部日渐强大,虎视眈眈。

特别是进城之后,明政权中许多官员贪图享受,不思进取,各派人马争权夺利,贪贿成风。中央政府权威低下,政令不出南京城。官风虚头巴脑,政权在文牍中空转。总之此时朱家王朝基础不牢,随时可能夭折。

朱元璋忧心如焚,从政治、经济、军事等许多方面作了一系列的重大整顿和改革。

就在狠打茹太素这年,朱元璋废除了元朝的行省制度,在全国设置了13个承宣布政使司,设“三司”分管行政、军事和司法,构建了明王朝的行政和统治架构。

他借鉴汉初经验,实行轻税薄俺、与民休息的政策,推行恢复和发展生产的各种措施,创新惠农利民政策以收拢人心。在打击贪腐方面,朱元璋比历史上任何一位皇帝都卖力,其手段之残酷可谓空前绝后,明初吏治因此稍微清明,政权的合法性迅速得到社会承认。

朱元璋大力整顿官吏作风,在改善文风、提高效率上动了不少脑筋。就在狠揍茹太素之后,他命令制定了行政文书规范,“颁示中外,使言者陈得失,无繁文”。他自己也身体力行,现存朱元璋的许多重要指示,干脆就是口语,乡下老太太都能听得懂记得住,这在历代皇帝中极少见。

制度加榜样,不着边际、不负责任的议事方式逐渐改变,使得明一代公文比较简练有骨,行政效率较高。明后期有两个懒皇帝二三十年不上班,政权竟照常运转,不能说与此无关。

史家认为,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封建君主之一。他一生勤于政事,建树颇多, 特别是创设了大量的制度典章,不但打下了明朝200多年基业,还影响到清朝,所谓“清承明制”。自明到清,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渐趋完备。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史鉴凿凿。试想,当初如果朱元璋放任官员队伍混日子、玩虚的,把时间年复一年耗在文字游戏中,不要说成就伟业,就是当个“维持会长”都很难:以当时的形势,朱氏很可能像后来的李自成一样昙花一现。所以,茹太素这样没有使命感、紧迫感的官员,遇到有抱负、真干事的朱皇帝,不挨揍才怪!

相关作文

宋朝小民的硬气 敢当路挡住宰相大骂> 宋捷:一个名字改变一代国运> 唐朝的全民马术热潮:唐明皇亲自参加马球比赛> 林白水以讥讽对联和辛辣时评为慈禧祝寿> 赤壁之战的大功臣黄盖为何差点冻死在厕所里> 高欢和娄昭君为何不待见才貌双全的儿子高淯?> 换种方式讲西汉:吕雉为何要拉谋圣张良> 朱元璋血洗湖南浏阳的历史真相> 历史上托孤大臣为何总无好下场 老想制约皇帝> 秦始皇为什么要杀吕不韦?>

推荐阅读

后汉书> 清宫史话>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三国志> 明史纪事本末> 野史秘闻> 蒙古秘史> 秦前历史导读> 汉朝历史导读> 北史>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