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丙辰岁与张功甫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甫约余同赋,以授歌者。功甫先成,词甚美;余徘徊末利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蟋蟀,中都呼为促织[1],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2]。)
庾郎先自吟愁赋[3],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4],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5]。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地机杼[6]。曲曲屏山[7],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8]?候馆迎秋[9],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豳诗漫与[10],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注解】
[1]中都:指北宋都城汴京。
[2]象齿:象牙。
[3]庾郎:指庾信,曾著《愁赋》以抒怀。
[4]铜铺:铜制的铺首。旧时门上用以衔住门环之铜器,多为兽面之形,故称铺首。
[5]伊:指蟋蟀。
[6]机杼:织布机。
[7]屏山:绘有山水面之屏风。
[8]砧(zhēn)杵(chǔ):捣衣石和捶衣棒。
[9]候馆:旅舍。
[10]豳(bīn)诗:指《诗·豳风·七月》。
【译文】
(庆元二年,我同张功甫在张达可的厅堂一同开怀畅饮,听到隔壁的房间有蟋蟀的叫声。功甫约我一同写词,再请人演唱。功甫先写成一篇美文。我在茉莉花间引动文思,抬头望见秋月,顿时生出无限灵感,不一会儿也写成了这首词。京师中称蟋蟀叫促织,善于争斗。玩家有的花二三十万钱买一只,用象牙雕成楼台形的笼子来养它。)
张君先自吟成美妙的词章,像庾信的《愁赋》般哀惋凄凉,那是蟋蟀在哀鸣吟唱。露水沾湿的铜铺首外,长满苔藓的石井台旁,都可以听到蟋蟀鸣叫。那哀怨的声音如泣如诉,令思妇无比忧伤,只好半夜起来寻找机杼纺织。曲折的屏风上山峦重叠,秋夜正凉,独自一人何等凄伤?仿佛又有风吹夜雨敲打西窗。也不知蟋蟀为了谁,断断续续地伴着捣衣的声响。旅馆里的蟋蟀悲吟暮秋,离宫中的蟋蟀哀吊暗淡的月亮,更增加人的无限悲伤。《豳风·七月》中把蟋蟀写进诗章,世间的小孩们不知愁苦,找它好玩。有人把蟋蟀的哀鸣声写进琴曲,一声声,唱尽人间的辛酸悲苦。
【鉴赏】
这首词为咏蟋蟀而作,但正面写蟋蟀形态的笔墨极少,却从蟋蟀的鸣声入笔,从这如泣如诉的"哀音",写到听蟋蟀叫声的不同场景、不同人物与不同心境,用这些象征着人间悲愁的不同场景,层层烘托,互相映照,描写出一种哀怨凄凉的艺术境界。"庾郎先自吟愁赋",自然而又语意双关,庾郎既可意会到騷客词人,又可意会到蟋蟀鸣愁,与下文"凄凄更闻私语"衔接紧密,引起下文大量蟋蟀之声 的描写。"露湿"三句,场景扩大,鸣声不仅在西窗下,还在大门外,后院井栏旁。下片曲意不断,寒夜机杼,雨窗砧杵,均为思妇念远,均与蟋蟀哀鸣相伴。"候馆"、"离宫"几句,场景又更扩大,不仅家庭聚散之愁,还要加上谪臣迁客、游子帝王、宫嫔后妃之愁,扩大到各种飘泊失意之愁。蟋蟀之声 无处不在,伤心人听来别有伤心怀抱。"笑篱落呼灯"二句,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词最后两句有词人自注,有一定的警示提醒之意。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