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想谈一谈
1.
大概一周之前吧,我突然想到韩寒的新书要出了,于是问我一个学中文的朋友是哪天出,我想她应该是知道的。不料被泼了一盆冷水,“不知道,不关心,懒得看, 没意思”。这一连串话压得我倒半天都想不出该回应点儿什么。“我觉得许知远说得挺有道理的……韩寒的东西看多了也就那样了,没什么意思,也启迪不了我,也 帮助不到我……”嘿,一副很专业的样子。
我就在想,究竟大家都怎么看待韩寒呢?照我以前肤浅的理解,大概大家都会看韩寒的,我指的是那些博客,因为他们总是被推荐到首页上,总是被各 种人分享,你装看不到都是很困难的。那些看郭敬明的人大概也会去看韩寒,只不过不会那么喜爱和崇拜罢了,而喜欢韩寒的人可能很少有人也去看郭敬明,也许这 就是最大的差别。可当我的朋友告诉我,她懒得看,天天看都觉得烦了,我感到非常的吃惊。原来,在读者群里,还有更细的划分。有盲目的粉丝们,有很欣赏作家 才华和见识的,有看了会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的,有虽然会看但是只是例行公事一般的,也有看了就是为了骂的。哇噢。
对于我而言,韩寒就是一面镜子,当我们从各个角度看着它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看我们自己。
2.
后来我自己上网查到了上市日期并且当天买来了书。书的封面跟《独唱团》似的,里面的字排得很稀,但是15万字在他的小说里算是字多的了。小说 我不是一口气看完的,断断续续拿起来又放下,零零碎碎的时间一个周末把书看完了。我看得很慢,一方面是因为我想认真地看,另外一方面,可能更关键,这书并 不是拿起来就放不下的。
宣传一直说这是本什么“公路小说”,这实在是多此一举,韩寒也不至于玩这种新概念来招揽读者。小说确实是讲在路上开车遇到的事,可就因为在路 上开车就能叫公路小说么?包皮括公路电影,这样的称谓是很危险的。因为只要在路上开,就意味着有更多荒唐的可能,换句话说就意味着胡编的底线降低了一块,反 正在路上就是路过一个人接着另一个人,一件事接着有一件事。当然我这里讲的是拿“公路”当说辞当噱头,并不是说《1988》这本书。
小说的结构算是完整,两条线路清晰,风格仍然延续了韩寒一贯的风格。尽管他自己一再说这是一种新的方式和文字,可是在我看来并没有什么大的变 化,当然我喜欢这样。在我看来,韩寒的小说是非常纯情的,我想到两个形容词,一个是干净,一个是瘦,这在他的每一部小说里都能明显地感受到。就那么样简练 的语言,没有什么内心独白,没有什么壮丽河山,甚至没有跌宕的情节,可依然让你强烈地置身于或悲或喜的气氛中。语言平缓,又不失机巧,所谓风格,大抵如 此。
至于《1988》,我不想就内容多说什么,一是不愿剧透,二是我认为不论别人说好还是不好,自己看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要我说《1988》里韩 寒的变化的话,第一是更强烈的现实色*彩,第二是它有一个压抑和有悲情*色*彩的结尾。以往韩寒的小说更多的是现实的投射,以一种寓言式的形式呈现出来,而 《1988》则是直接讲了很多现实的东西,那些无奈,那些让你会心一笑的东西,让你在阅读的时候消除了很多屏障和距离,从这一点上,是不小的进步。而小说 的结尾则是我没有想到的,看上去结束了,可看上去又没有结束,翻过最后一页,悲从中来。这种感觉更加像文学,像艺术,像我们一直所期待的那个东西了。
3.
韩寒是一个作家。在他写小说的时候,他不是赛车手,不是意见领袖,不是模范公民,而是一个组合文字的文学工作者。我看到韩寒自己也在很多地方说过,他是在乎文字的,在意文字的。可遗憾的是,在小说里,我看到了一些文字上的问题。
比如书里出现了“凯旋归来”,尽管有人会说这会是小说中人物的想法,小说中的人物没什么文化,说出凯旋归来也是说得通的,但我仍然觉得不应该 出现这样的问题,出现这样的文字瑕疵是不应该找借口的。再比如,韩寒写到了一个词,“内射”。虽然直观的意义所有人都看得出,可是如果从文字的角度来看, 这个词与其他的词句差异过大。想一下如果你正在看一部整体风格简明、恬静并且带点儿风趣的作品,在流畅的词句中突然出现一个“内射”,你就会觉得这是多么 可惜了。我并不是说这个词有什么不能用的,我只是想说,在风格的统一上,“内射”是帮了倒忙。
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意见,我只是觉得这样的问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完全可以绕开的。就文字水平而言,韩寒的能力绝非只是在“凯旋归来”、“内射”这样的层面上。我想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他有些草率了。
4.
我一直认为《长安乱》是韩寒迄今为止最好的作品,我到现在还记得那本书带给我的那种前所未有的感觉,如此的飘逸和干净,那样适宜的精巧的对现 实社会的介入和反射,假假真真,真真假假,我也一直幻想着能有一个像喜乐那样的姑娘一直跟着我。后来的作品在我看来都没有跨越《长安乱》的高度,包皮括今天 这本《1988》。
或许韩寒写了太多的博客和杂文,这些博客和杂文对他的影响太大了,渗透到了小说里。《光荣日》和《他的国》里我已经看到了用力过猛的迹象, 《1988》里依旧。小说里有非常多的反映现实的片段和情节,这里面自然有非常机巧非常合适的,也有让人感到明显的人为地痕迹的。我非常喜欢关于“钓鱼执 法”的影射,把黑车换成了卖|婬*,同时我也很不喜欢关于朝鲜的那部分。
我把那段贴在这里:
娜娜明显很高兴,道,那我当然不会让她看见我做的生意。我就把她弄得漂漂亮亮的,去好的学校念书,从小学习弹钢琴,嫁的一定要好,我见的人多 了,我可会看人了,我一定要帮她好好把关。如果是个男的,我就送他出国,远了美国法国什么的送不起,送去邻国还是可以的,比如朝鲜什么的。
我不禁异样地看了她一眼。
女孩子在构想未来的时候总是特别欢畅,娜娜始终不肯停下,说道,到时候,他从朝鲜深造回来,学习到了很多国外先进的知识,到国内应该也能找个好工作,估计还能做个公务员,如果当个什么官什么的就太好了,不知道朝鲜的大学好不好,朝鲜留学回来当公务员的话对口不对口……
我情不自禁地插了一句,对口。
在小说的后半部分还有相关的呼应,在这里我就不打了。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看这一段,也许会觉得有趣,觉得很讽刺,可我看到的只有两个字,刻 意。并不是因为朝鲜敏感或者朝鲜让我敏感,只是我觉得这段很像是生拉硬拽到朝鲜来的。我们可以明显看到韩寒的意图,也可以看到韩寒的手法,在这一点上,是 不好的。
好的小说在风格上应该有统一性*的,在节奏上也应该是有序的。遗憾的是在《1988》里出现了一些让我感觉突兀的地方。或许他真的写了太多的博客和杂文,这真的很遗憾。
5.
韩寒最宝贵的地方在我看来是他有着强烈的情怀,而这强烈的情怀又一直在以一种平和、冷静的方式表达着。这种表达蕴含着更多的力量。小说中娜娜 这个角色*就是很多社会现实、社会不公的缩影,她是受害者;小说中的丁丁哥哥、10号又何尝不是社会的受害者呢?在每一个人物身上,我都能看到巨大的社会压 力的作用。
在路上的我们虽然是不同的零件,但我们是一辆车。
我之所以欣赏韩寒,是因为他一直能清醒地去看这个世界,也许是因为他早已衣食无忧,他也不需要像我们一样排着队去混去等待,他可以不像我们一样被拐上那台车无法下来,他自己就开着一辆车。我能感受到韩寒怜悯的目光,射在这条公路上。
6.
说了这么多,才说到我最想说的,我们为什么要看韩寒。就像我开始时说的那样,韩寒就是一面镜子,当我们从各个角度看着它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看我们自己。
韩寒从来就不是什么斗士,一个社会进步的责任也没有道理都落到他的肩上。我们这个国度盛产在旁边指手画脚的人,当我们指责韩寒的那些时政杂文 不痛不痒仿佛躲在壳里一样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岂止是躲在壳里。当我们指责韩寒只会文字游戏耍耍嘴皮子的时候,难道我们手里就带着大刀了么?
的确,有时候他的文章并无新意,也都是我们早已心知肚明的事。可问题是韩寒把话讲了出来,而我们只是把话放到肚子里。也不要再提什么韩寒写的 都是最直白最简单的,要我看,所有人都明白的文章就是好文章,而大家都看不懂的东西不仅不好,还说不定是抄的。我可没说汪晖。讲真话,讲明白话是一件多么 难的事情啊,只有冷眼冷语是最容易的。
社会的进步是靠每个人的努力的,每个人都在自己能突破的地方突破一点点,整个社会就能突破不少。从这个角度来看,韩寒突破的早就不止一点点了,是我们没有赶上步子,我们停下来骂了。
套用《1988》结尾的话,对于我们来说,韩寒就是一个先行者,我们始终跑在他划破的气流里。这个情景真感人,也真可怜。社会的进步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你不知道你要跑多远,你也不知道你能跑多远,可是,最起码,你得跑起来。
每次看到韩寒,我就在想,你瞧,这个家伙,他孤军奋战呢,我们得努把力,哪怕就是耍耍嘴皮子。这就是韩寒的意义。
7.
回到小说。社会现实给了韩寒太多的素材,可韩寒并没有完美地使用它们。写小说和写博客不一样,急迫地随意地去写就会留下遗憾。
我打四颗星,剩下的那一颗,是对韩寒的希望,也是对我们自己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