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风,1941年生,台湾十大散文家之一,著作曾一版再版,并译成各种文字。《地毯的那一端》一书获中山文艺散文奖。著有戏剧、小说、杂文等书计二十四种。“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
张晓风的散文,总是充满发於自我的真情至性。1967年,她的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获中山文艺奖,年仅二十六岁的她,已能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一个新婚女性面对成长後席卷而来的爱情、婚姻、家人和朋友关系的转变。作品迷人的地方,一则在总是微笑轻柔的姿态,永远善意的呈现事与人之间的关系,甜美中不失条理。二则擅於将身旁切近实际的经验,由小见大,亦由杂乱中理出天地自然造物者的灵机与训诫。
至於话剧创作方面,由1971年至1977年期间,张晓风曾写了七部剧本,分别是《第五墙》、《武陵人》、《自烹》、《和氏璧》、《第三害》、《严子与妻》和《位子》,不单在表演上和文学评价上取得极高的口碑,更良好的市场反应。
张晓风的剧作蕴含着浓烈的中国故土意识,例如《武陵人》、《和氏璧》、《第三害》等都是取材自中国历史和民间故事,有论者认为这种题材源自作者寻觅人类归属的动机,并且在寻觅的过程,如何完成对光明和爱的渴望。
事实上,综观张晓风的作品,都有一明显的特点,就是其创作贯穿着基督教信仰的精神,这与台湾另一作家杏林子非常相类。
有一种花,你没有看见,却信它存在。有一种声音,你没有听见,却自知你了解。生命是一项随时可以中止的契约,爱情在最醇美的时候,却可以跨越生死。
张晓风大事年表
一九四一年 本籍江苏铜山县,三月二十九日出生於浙江金华
一九四二年 在逃难途中住福建建阳南林村
一九四三年 抵重庆
一九四六年 住南京
一九四八年 住柳州
一九四九年 住广州
一九四九年 与母亲及家人先到台湾,父亲晚了一年零二十天才和家人会合
一九四九年 入读中山国小四年级
一九五二年 考取北一女
一九五四年 举家迁往屏东,就读屏东女中
一九五八年 考入东吴大学中文系
一九六六年 《给你,莹莹》(商务)、《地毯的那一端》(文星)出版
一九六七年 以《地毯的那一端》获第二届中山文艺奖散文奖
一九六八年 主编基督教论坛报副刊,小说集《哭墙》(仙人掌)出版
一九六九年 完成剧本《画》,获李圣质先生夫人奖(李曼瑰教授为纪念其父母而设的奖项)
一九七一年 《愁乡石》(晨钟)、《画爱》(校园)出版。演出《第五墙》,本剧并获新闻局金鼎奖剧本奖
一九七二年 以桑科为笔名撰写杂文,演出《武陵人》,编《现代中国文学大系.散文卷》(巨人)
一九七三年 《第五墙》(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
一九七四年 演出《和氏璧》
一九七五年 开始於阳明医学院任教。《安全感》、《黑纱》(宇宙光)、《哭墙》(香港:种籽)出版。演出《第三害》。以可叵为笔名写专栏杂文。
一九七六年 《晓风散文集》、《晓风小说集》、《晓风戏剧集》(道声)出版
一九七六年 出版《桑科有话要说》(时报),演出《严子与妻》
一九七七年 获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纪念广学会成立八十周年之文学奖。演出《位子》。《诗诗、晴晴与我》(大林)、《动物园中的祈祷室》(宇宙光)、《血笛》(黎明)出版。
一九七八年 童书《祖母的宝盒》(信谊)出版
一九七九年 散文《步下红毯之後》(九歌)出版。^许士林的独白〉获中国时报散文推荐奖
一九八○年 《步下红毯之後》获国家文艺奖散文奖,^再生缘〉获时报文学奖优等奖。《花之笔记》(道声)、《张晓风自选集》(黎明,含散文、小说、戏剧、杂文、儿歌等)出版。 编「有情四书」││《亲亲》、《蜜蜜》、《有情人》、《有情天地》(尔雅)
一九八一年 散文《你还没有爱过》(大地)出版。 编《锦绣天地好文章》(妇女杂志)
一九八二年 《再生缘》、《给你》、《大地之歌》(尔雅)、《幽默五十三号》(九歌)出版
一九八三年 《通菜与通婚》(九歌)、《心系》(百科)出版,九月应邀至香港浸会学院任客座教授
一九八四年 编《问题小说》(妇女杂志)。《我在》(尔雅)、《桑科有话要说》(时报)出版
一九八五年 《舅妈祇会说一句话》(中华儿童)
一九八八年 《从你美丽的流域》(尔雅)出版,北京演出《和氏璧》连演八十场
一九八九年 《晓风吹起》(文经社)出版。 编《中华现代文学大系(一).散文卷》(九歌)
一九九○年 《玉想》(九歌)出版
一九九一年 《谈戏》(台湾省教育厅)出版
一九九四年 《我知道你是谁》(九歌)出版
一九九六年 《这杯咖啡的温度刚好》(九歌)出版
一九九七年 获吴三连文艺奖。《你的侧影好美》(九歌)、《常常,我想起那座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
一九九九年 《晓风戏剧集》入讯台湾文学经典三十》
二○○○年 编《小说教室》(九歌)
二○○三年 《星星都已经到齐了》(九歌)出版,编《中华现代文学大系(二).散文卷》(九歌)
二○○四年 《张晓风精选集》出版(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