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是文化的强,真正一个人格完成的教育。前面提到最有趣的南方之强和北方之强,我们也都晓得,南方人北方人个性的确不同。比如,这一节书正碰到一个问题,我们到了台湾三十多年来,开始一来,哪里人?外省人?本省人?看起来界限很分明,再碰到外省人,哪里人?山东人。北方人骂我们南方人:南蛮子,南方人一听:北方人,侉子。听到四川人:川老鼠,耗子。湖南人:湖南骡子。江西人:江西老表。湖北人:湖北九头鸟。各种地方到处都有个外号,江西人碰到洛汀人:洛汀人老遢。老遢很难听,讲不出那个味道。反正各地,没有一个地方,广东人,我们去了以后包括台湾人都在内到了广东:外江佬。到了四川:脚底人。我们都是他脚底的,四川很高都在他脚底。
这是个大问题,什么问题?中华民族很有趣味的问题,这个民族吃饱了饭没有事,只要坐在那里,一个乡村邻居的,隔一条河,前岸的同后岸的人就不同,他是前岸的,我们后岸的。东边同西边的不同。吃饱了饭没有事,专门闹家务的。但是有一点,中华民族不同,吃饱了没有事闹的好玩,等于大家兄弟姐妹打架,没有事情都找来吵吵嘴,才能够过这个日子,不然一天到晚很闷。真到了一个国家,民族碰到大事的时候,这些问题都放弃了,根本没有这回事。
尤其到了国外一碰到:日本人?中国人?中国人,好呀,同乡到我家里去。这些问题,但是你说没有问题,现在一个资料明显的反映出,春秋战国时,已经南方人北方人不同,是有不同。那么你在看这个民族,这就是个大问题,要写一篇专述,博士论文起码要写好几集。历代历史上用人,山东出将,山西出相。比如,史记上司马迁写的:“秦晋多士,秦晋之人多奸诈”懦弱家都出在秦晋,那个时候,春秋战国的时候。这个话不能拿到现在来说。
这一路下来,每一个时代都在闹这个问题,一直到了宋朝非常明显的,宋太祖赵匡胤立了一个碑,不准打开看,哪个儿子就位当皇帝才可以打开看:不准用南人为宰相。南方人不准当宰相,这是什么理由?那很严重,南人为宰相是不许可的。结果宋朝第一个南人当宰相,江西人:王安石,历史上看,开始使天下乱了。这是赵匡胤哪个和尚教他的,哪个道士教他的不知道。所以,中国历史几乎成一个定理,北方人,黄河人,中原一带的人主持一件事情,南方人为辅助,天下太平。
南方人味道就两样了,文化思想绝对高明。你看老子,庄子,禅宗,历来都出在南方,大部份,十份之八九。思想文化,聪明绝顶。那个宽容大度,稳重气派,包容万象,就南方不及北方了。详细的分起来,各地都有个性。所以,一路下来,你看满清入关三百年,闹了半天学术上,政治上,就是南北之争。从康熙以后一直到了光绪时代,始终是南方的学者,与北方的学者形成了两个大壁垒。但是,以满清三百多年的政治与文化,北方的当政,南方的做做名仕,做做诗,名气很大,不主政,天下都太平。到乾隆、嘉庆、咸丰以后,南方人的力量起来了,天下要乱了,几乎是呆定的。
后来清朝的初年,有一位学者,那是一位,真是天下之仕:顾亭林,他写了一部书《天下郡国利病书》,这一部大书。它是讲经世实用之术。顾祖禹做了一部《读史方舆纪要》,把中国历史地理配合起来,研究这个国家,将来也留给后人,你要想如何建国,如何使这个国家民族富强,这两部书不能不读。一个是顾亭林的《天下郡国利病书》,还有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所以,我们年青的时候,这两部书必读,必保存,叫做二顾全书。老古文化公司出版社,很想出这样一部书,各地都去亲自看过,调查各地他的民族性,地方性,有他的性格。
第二个问题,人为什么形成一个性格呢?这研究起来很妙,人同植物,同动物,同矿物,人也是物。所以,叫人物,硬有不同。说哪一省哪一地区比较出漂亮的人物,清秀就是清秀,粗犷就是粗犷。粗犷有粗犷的气派,清秀有清秀的味道,味道跟气派两样。味道只可以看看,气派那硬是可以做一点事情。因此,相法上也讲,看相的说南人北相,或者北人南相,那都是大贵人,都是了不起。这个道理就是说南北的个性,东西的个性,甚至于说每个地区,每个人的个性。比如人,本省,我也是书读多了,种书毒,到了本省我也问,这里南方人同北方人不同?我以前来的那些本省老头子,现在活的话都九十多了,他说:有呀,南部看北部看不起的,南部的人看北部的人害怕,北部人好厉害,好狡滑。北部的人看文山区最可怕了,文山区就是现在新店一带,又不同。
我说:哪里最好呢?南部一带嘉义,不过日本人又看不起嘉义,日本人叫嘉义人:脏话。那什么道理?抗日的英雄,日本人统治的时候,跟日本人抵抗死的最多,就是脏话嘉义人最多。就是这么一点地方,也是东南西北地区个性不同。所以,我受了本省这些老朋友的教育,大致看这些同学的面孔个性,十个不离七八个我都问对了。根据于此,就会知道个性不同。南方之强也,强的狡猾。这么个小地方研究这个方位呀,对人的个性不同,甚至于长相还有特别之处。所以,因此,人物,几乎同物理是一样。
水果也好,蔬菜也好,尤其吃中药都知道,中药上写个川什么,那是出在四川的,写个甘什么,那是出在甘肃的,甘枸杞,甘肃的最好,不是甜的意思,不是说甜枸杞就好吃,到处都有枸杞,不出在甘肃那个做药用的效果不大,不是强哉矫,甘枸杞就是“强哉矫”。川黄莲,不是四川的没有那么苦,淡淡的苦,那没有意思。淮山药,一定出在长江淮石一带,长江的下游,山药就好吃,此地的山药吃的像芋头一样,有时硬得像石头一样,就不是那个味道。到处的红薯到了这个地方,所以红薯每个地区也有不同。所以,这一篇我们是简单零碎的做这么个介绍,不是做精细的研究,精细研究下来这一篇问题很多,也包括了很多的学问,我只是告诉同学们,要研究这一篇里头引出的历史文化的问题,历史哲学的问题,历史政治的问题,那你必须要读刚才说的两部书,要细心研究《天下郡国利病书》,每一省,每一县,每个地区,他都加以研究了。
顾亭林的读书,他读遍万卷书,他也旅行过全国各地,因为他有志要推翻满清,恢复中国的明朝的江山。所以,学者,一辈子不出来做官,但是他办法高明得很,满清不能允许他不投降,不做官,他的后代儿子,外孙都在满清去做大官,跟在康熙皇帝边上。所以,不会一定逼他出来投降,他也绝不投降。研究这个人本身就是一部历史哲学,加上他的学问,著作,都是关于国济民生的,学术上的著作很有名的,顾亭林的。就是说,中庸里头为什么加上了这一段,这完全是讲道德修养的,你们年青人学习应该晓得这个事,为什么加上了子路问强这一段,非常有意思。因为我们现在读古书,尤其读史书,让宋儒把他圈开了,一段段把他圈开来,好像变成了一个标语,一个条文。实际上《大学》《中庸》是连贯的一篇文章,中间没有分开的,分章分段是后人分的。
所以,在连惯的文章里头,他这里是一个高潮,这个高潮也说明一个东西,练习学写古文的都知道,这个高潮说明一个人要想学修道,或者学问,道德,想完成,必须要坚强的意志,坚强的个性,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才可以完成这么一件事。历史的精神在这里,为什么理由我们这样看法呢,你看到下一章就知道了。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上面先提出来强,坚定的意思,有狠心有毅力,有大丈夫气派,对人,才能够说修道做学问。那么,因此才引用孔子话来说明,素隐,行怪,这是两个名词。我们现在街上看到某某什么书的索引,对不对,这个名称词句,就是从孔子这里借来用的。所谓街上卖的书,十三经索引,现在后世用这个引,引出来的引,过去不用这个引出来的引,《红楼梦素隐》,大概你们没有看过,几十年前有部老书叫红楼梦素隐。现在索引那是工具书,查这一部书哪句话哪个字在哪。有些古书用这个素隐,就是说,把本书的作者,同本书的真正含藏的意思特别拿出来,那个叫素隐。有这样的不同,素隐跟索引不同的地方。
可这里讲素隐呢,不是这个意思。就是一个人做的事情,由喜欢研究事情研究到非常古怪的地方,用现代话叫钻牛角尖。一个读书人钻了牛角尖以后,构成了特种的个性,非常古怪。第二种:素隐,行怪,那个行为特别,在中国历史上把素隐行怪又是一个题目。把历史上素隐的人物,行怪的人物,找出来多得很。比如有名的现代人:齐白石,那个刻图章的,会画画的,有时候行怪起来不得了,那也是艺术家,名仕。有一次在北京,有一个很有地位的人,请他刻一个图章。平时他不给人家刻的,他肯给你刻一个图章非常的希奇,然后那个人就派人送了一百块钱营养,等于现在说送一千块钱美金来谢谢。他一看,一百元,派来的佣人送钱来:给你做小费坐车子。
一般人看了行怪,希奇古怪的人很多,你把历史上这些人物多的很。我们这里有一个朋友做过部长的,现在过世了,后来穷得没有饭吃,跑到朋友那里借二千块钱,好久没有上馆子去了,借了钱要上个素菜馆子,到馆子里一个人,叫了一瓶酒,好久没有抽好烟了,又拿了一包三五的烟,拿来以后,三五也打开,好酒也喝上,“要吃什么菜?”“随便你们看哪几样好。”一共吃下来算算五六百块,然后把二千块拿出:“烟酒呢?”“都算了”“不要那么多,只要六百块就好了”,“那多的就给你做小费好了”。回到家里还是没有钱。你说他行怪,他也是用惯了的。他本来也如此,这个小费多少他也不问,也是行怪之一。
行怪人多的很,过去有些文人学问好的,那个行为之怪辟,当然比我还要怪。你看画家,明朝的倪云林,洁僻,爱干净。他的花园里头,什么东西绝不能碰的。不大留朋友住的。结果有一天,一个朋友跟他很要好,他留他过一夜,夜里这个朋友睡到半夜,咳嗽了一声,他听见了,一夜都没有睡着:不晓得这口痰吐在哪里?一早等朋友走了以后,他让佣人从床上找起,找了所有的地方也找不到,窗子前树叶子一颗一颗找,最后找不到,把花园所有树叶子都打下来算了。不晓得这口痰吐在哪里,都有嫌疑。倪云林怪都怪到这样。后来碰到一个非常有权位的人请他画一幅画,决不画,不然要杀他头,他就逃了,逃了以后,碰到明清之间天下大乱,结果给人家抓住了,打他,让他承认是不是倪云林,你只要承认你是倪云林就放了你,硬是一声不吭,打得半死,然后没有办法,看看又把他放了。别人问他:你怎么不叫一声呢?他说一叫就俗气了,就不高雅了(众笑)。
历史上这一类行怪的人集中来多得很。很有名的,南北朝时很有名的,袁季好锻物,袁诗好文好,官不肯出来做官,一天到晚打铁。但是怪的人都出名,有名的,历史上竹林七贤,每一贤都有每一怪。又贤又怪,那是怪味鸡,又咸又怪吃川菜一样。所以,孔子说: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一个人有了学问,真有学问的又非常平常,非常平时,平淡。有了一点才气的,聪明点,一定古古怪怪的。这种人后世有述焉,后世在历史上,文学上都有名,可是不是正道,孔子说:“吾弗为之矣”,我决不干。此所谓孔子,在一般人都为名利。比如晋朝的袁宏:不流芳百世,就遗臭万年。人总要在历史上留名,不留芳百世,给人家骂几千年也是出了名。这样素隐行怪,孔子说,这样我是不做的,我决不做。
这是一种典型,一种规范。第二种好一点,一辈子也努力于道德,努力于学问,年青力志来修行,遵道而行,处处学规矩。可是学了半天,三五十岁,四五十岁了,也修不成功什么一个果呀,水果都修不成一个,他就半途而废了,就不干了,就变了。这样的人有始而无终,不可以,孔子说,我,在我个人,决不这样,也不做。那么真正一个人,所谓知识分子,一个读书人,学者,受过教育的,应该怎么做个人,依乎中庸,就是随时为道。一切的学问,为达到内养,内性的,道的境界,必须要依乎中庸。在内念念不离修道,念念不离道德,遁世不见知而不悔,那是一辈子隐着,世界上没有人知道你,谁都不了解你,也没有人知道你有道德,有学问。
在易经上换一个字遁世不见而不愠,不烦闷,决不烦闷,也是孔子说的。一辈子默默无闻,一辈子没有人了解你,自己不悔,用的已经很好,不过易经上,孔子叙述原文更好,无愠,没有烦恼。所以,我们看孔子的修养,看他的学识,论语的一篇也讲: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没有一个人了解你,但是不怨天不忧人。不愠,不烦闷,觉得我是怎么一个了不起的人,你们都不了解我,看到人眉头就皱起来:你们这些笨人,我是当代的圣人,我是当代的才子。所以,人不知不愠,没有烦恼,才够得上教育完成一个人,受高级教育完成的人。不愠这两个字,我十几年前到日本,同一个教授,我问到大战以后,你们在学术上的变化,他就拿起笔写“愠人很多”,他是个老教授中文很好,我们两个对看一下,笑一笑。愠人,心中不平的,本事没有多大。愠人很多,真正的修养遁世不见而不悔,孔子加一个结论:唯圣者能之。真正有内性修养,,有内性修道的人,才能够做得到。内性修道而如何呢?平凡而平淡。自己觉得比任何人没有了不起,这样才做到了国有道不变塞,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完全是个人。学问之道在此。这一节连起来说明一个人学问,道理,修养有成就的一个规范,标准。下面就讲道的境界了: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之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哉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这个地方是真正的中庸。中庸这本书,子思注,全书著述孔子的学问,道德,学术思想,建立这个中庸的名称。中庸是天下之大本,中庸的道理,讲的是形而上的道体,与发挥人格的行为真正的作用,道德的用,整个合起来叫中庸。实际上,这个道,体在哪里?比如佛家讲明心见性,本体叫真如,体在哪里见?你去找一个体,不但一辈子找不到,学佛的人由凡夫到成佛要经三大阿僧衹劫,八大阿僧衹劫你也找不到。体在哪里?体只有在用上见,体在万有之相上见。换句话,这个道体在哪里?万有的相,就是道的相,万有的用,就是道的用。体在相,用,中,离相用以外另外有个体,这个体也是相,也是用。所以,孔子在易经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上,不可知不可见,形而下者谓之器,哲学的名词,形而上是出在易经的,孔子说的。西洋哲学翻过来叫形而上,就是孔子一句话。
这个道的体在哪里?君子之道,你要见道,明心见性,很容易,费而隐,道无处不在,拿佛家的话,尽虚空遍法界,你的头发到脚指头,到你鞋底下面,地下的泥巴狗屎那里都有,因为他无所不在。但是你要找他找不到。所以,在佛家叫如来藏性,无所不在。可是你要找一个如来藏性,你说我现在打坐,眼睛闭起来躲到如来藏性去,你正是在哪里用,在忙碌,找不到。所以,“君子之道费而隐”,无所不在,就是你找不到,找到了当下就是道。子思在这个地方特别注明,可见他是悟了道,证了道。
道在哪里?“夫妇之愚”,男女之间,“可以与之焉”,男女之间的心里行为,各种行为,就是人与人之间,都是道。但是你说这个最普通,世界上有人,有人就有男人有女人,有男人女人就相爱,相爱并没有离开道,可是爱的合不合于道就是个问题了。“夫妇之愚可以与之”,可是你说就那么容易吗?比如说“夫妇之愚”到达了人生人,多容易呀,我们都是人生出来的,到现在为止人生人究竟怎么样生的,在医学上还是大问题,还没研究完。所以,现在科学研究不靠人而生人,正在研究中,瓶子里头制造人,准备将来空气里头还可以制造人呢,科学家的幻想。你说幻想会不会变成事实,就不会知道了。即使玻璃瓶子造出人,空气里手一指就造出一个人来,也没有希奇。在中国文化看来,空气里头本来就有人,“君子之道费而隐”,人本来在空气里。
拿中国文化解释,不做科学解释很容易,“君子之道费而隐”,人也本在瓶子里呀。这是文学化,那就不是科学了。但是道理的确是这么一个道理。你要知道,道无所不在,你说到处都在吗?你要明心见性,你要见这个道,“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到了他最高深,最奥妙,最真理的处,即使得道的圣人,还不能彻底了解,“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中国文化讲圣人,乃之老子,释伽牟尼佛都包括在内了。还有所不知,这两句话就考死了人。据我所知,只有一个人答得最好的,这两句话。明朝末期禅宗的一位大师,密云悟禅师,解答这两句话透彻得很,只有他。所以,后世很多的儒家都认为,唯有研究了佛法,研究通了以后回转来读儒家的书,整个是合然而惯通,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明朝的憨山大师都注有《大学》《中庸》,理由如此。密云悟禅师怎么答的,密云悟也叫天通悟,因为他也在天通寺主持过方丈的,那个时候的方丈都是政府聘请的,悟了道有道的高僧。密云悟大师同六祖的故事几乎是一样,从小没有读过书,很苦,也是砍柴,后来出家了,出家学参禅,大彻大悟,一代禅师影响明朝末期的历史,非常大的一个人物。后来他的归依弟子,跟他学佛的非常多,有学问的很多,有一位大儒家就跑来问他,他悟道了以后什么书,无书不通。他说:“你考功名都考取了,读了一辈子书这个还不懂?”,“文字上我懂。这个道?师傅,我真是不懂”。他讲这句话,震古烁今,古今以来没有:“具足凡夫法凡夫不知,具足圣人法圣人不知。圣人若知即是凡夫,凡夫若知即是圣人”。透彻明了。
道理我们如果看过《六祖坛经》你就知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那还是小悟,破初关而已。真正悟道是后来五祖再叫他三更入室,在讲一次《金刚经》给他听,又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六祖才大彻大悟,他讲了几句话: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这个本性里具足了天人的法,也具足了地狱恶鬼的法,本身里人可以为圣人,也立刻成魔鬼,也可以立刻入地狱,也可以立刻入天堂。所以,具足一切法。密云悟禅师答复,夫妇之愚可以与之,这个东西具足凡夫法,凡夫不知。我们一世凡夫本来就有道,本来具足,我们凡夫不知道。但是同样的,同凡夫相对是圣人,悟了道的,具足圣人法,圣人也不知。得了道的人还有个我得了道,像小孩子一样,我这个道不能掉了,你不要动,我有道,碰都碰不得,你那个道不值钱的了。
道是不生不变,无所不在。所以,他说:圣人若知,圣人如果还有个悟了,觉得我是悟了的,就不是圣人了。就是剩下来的剩人。圣人若知即是凡夫,圣人得了道还有那点味道,你不要理,并没有道。没有真正大彻大悟。凡夫若知即是圣人,凡夫如果知道了,我当下这个就是道,凡夫成圣人了,悟道了。悟了以后这个悟的境界是不会有的,还想保住,你不要碰我,吃饭,我不吃了,我有道哟,修道要紧哟,那不是。答复的多透彻,古今以来再没有人超过这个话。他也不是有意去注解《中庸》,人家做人学问好的很,读不懂了,这样一答出来,那一班读书人都反对佛教的,统统两个膝盖头就软了,就跪下来了。高明到极点了。
所以,下面“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同样的道理。一个是“知”一个是“行”。王陽明后来讲“知行”,行就是菩萨修道,悟了道的人才能修道。但是修道的人,儒家来讲就是圣人,圣人是非常平凡的,所谓行菩萨道,没有什么菩萨,做人应该做的事,爱人也是人应该做的事,救人都是人应该做的事。人做到了极点是佛,佛与人只不过是名称不同而已。所以,你读这里不要连起来,夫妇这愚可以与之,男女之间笨到极点,男女之间本来是笨到极点,讲恋爱就是最笨的事,最笨的事也是最高兴的事,这是不可思议,叫做夫妇之道费而隐也。夫妇不肖呢,男女之间做的行为都是莫名其妙的。但是圣人的行为也莫名其妙,明明知道众生渡不完,偏要渡众生,渡也渡不完,地狱未空我不成佛,你看这个不肖呀,比夫妇之愚还要愚。一个是行,一个是知,密云悟禅师这几句话解释了以后,《中庸》不必讲了,就是他二句话解释,悟道,大彻大悟,同行道,都讲完了。
凡夫若知即是圣人,圣人若知即是凡夫。圣人道貌岸然那个样子,那个道一毛钱一个,都可以买得到。有道的人不会有有道的样子,很平凡。凡夫知了本身就是圣人,就是佛,众生即佛,真的悟道了以后还变成人。凡夫若知即是圣人,这一知禅宗叫做转语,这样一转就把整个的道理搞清楚了。机锋转语就是这个道理。现在有些人学禅,打机锋转语,转了半天转不出去,那有什么用?密云悟禅师给《中庸》下了一个转语,大家统统看懂了,就悟了。讲这个道体,道为什么费而隐,无所不在,尽虚空遍法界?本来人在道中,可是我们找不到,为什么找不到?大而无外,“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哉焉”。他说这个天地,宇宙,是无限制的,无限量的扩充。庄子叫之大而无外,大到没有外。你说大,这个叫大,天地大,宇宙更大,银河系统外边大,大,总有个边吧,没得边。
所以,没得外,大的没得外,就是最小。小而无内,小的没得再小的了,没得再小,就是空完了,那就是大。所以,大小是人为的假定,真正大小是没有大小。在《中庸》里面的道理也同庄子一样讲法。讲到大这个道,尽虚空遍法界,佛经的形容。这两句话你想一想,多大呀,四方虚空,佛说的话越大越好,最好没得影子可见,大到不可思议。不可说不可说有多大。所以,这以大来讲,道之大,体大,佛经《大方广说华严经》体大,形而上道体,大到宇宙所装不下来,就是楞严经有一句话:虚空生汝心中,明心见性的人,你见到自己本性的,虚空生在你心里,如片云点太清里,等于一片云在虚空里飘一样。整个宇宙在你的心体上那么的渺小,你看心性之体有多大。你们在坐很多青年学佛的,你要晓得这是佛说的话哟,也同中庸说的一样,君子语大天下莫能哉焉。可是大家打坐闭起眼睛就在那里玩小的,闭起眼睛在里头玩,里头玩玩又玩不了,一个念头都抓不住,在那里按,然后靠呼吸来抓,呼吸一下来一下去的,你怎么抓,这都是理不明,怎么能够学道。儒家,道家,佛家都一样的。
所以,语大“天下莫能哉也”,语小呢,“天下莫能破焉”,小得没得小,没得一个小。学道,学佛的观想,观明点,观亮光,观到小到多小呀,我说小得没得小。小大只是两边相对的话,去掉两边相对也没有真正的绝对,这个才是中庸。有个绝对,绝对与相对两个对起来的,“我这个是绝对的”“真的?”“绝对!”你看他已经相对了,因为绝对这个观念是跟相对两个对立的。等于说:“我这个绝对没有主观的”,“你没有主观?”“客观”“你的很客观?”“很客观”已经主观了,主观的客观,客观的主观,就是这个东西。所以,中无中可中,有一个中已经不中了。所以,语小“天下莫能破焉”,那么把道体都告诉了我们。
这一下告诉我们很清楚,道在哪里修呀,哪里去见道,找个中庸,换句话用佛家说,你哪里去明心见性,去找,夫妇之愚可以与之焉,道在吃饭中。庄子更讲的彻底,道在屎尿,大小便里都有道。但是不要把大便找来化验。就是说那个行为,行在动吗,念在动,就在这个里头去找。吃饭穿衣大小便,念佛跌倒都是道。费而隐,所以,拿禅宗的公案,有许多人跌倒一下开悟了,有许多人头碰一下开悟了。为什么那么快呢?君子之道费而隐吗,无所不在,就是你找不到。所以,说这个原则告诉我们,你要去找呀,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我们大家修道就靠自己鬼聪明去找,去造一个道,所以,找不到。
那真是费而隐,本来道很明白,到给你隐起来了,费起来了。道在哪里,他引用《诗经》我们上古文化:
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鸟在空中飞,鱼在水里跳,这就是道。换句话生机天机是活泼泼的,道不是块板子,你闭起眼睛坐在那里盘起腿,那是给你修静练习一下,把你心念习气初步改变而已,不要认为这是道,这不是见道之道,这是学修道的一个姿态而已。道在哪里,宇宙之间无所不在,尽虚空遍法界,无所不在。所以,禅宗祖师讲:青青翠竹悉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李皋,韩愈的那个弟子来见药山禅师,最后老和尚给他手一指,其实老和尚一定读过中庸,“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吗,就是道,不过他没有讲出来。后来李皋就问,“师傅,我不懂呀,你就明白告诉我吧”药山说:“云在青天,水在瓶”。李皋认为自己悟了,悟了以后马上下山就做了一篇文章,叫《复性书》,恢复本性。这一本书出了以后,宋朝理学家都在李皋的复性书里面转了。儒家,宋明理学的根源这样来的,《复性书》影响最大。所以,中庸上这两句话,也就是药山禅师讲的,“言其上下察也”,抬头一看,低头一看,无处不是道,哪里都是道。明心见性,你把眼睛瞪死了,变镜子了也见不到呀。眼睛在不开不闭中就是道吗?他说道处处皆有。这一篇给我们结论,中庸这一篇是中心,传道的: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他说中庸之道在哪里,就在人生,男女夫妇之间,一陰一陽平常生活之间,就是极平常的生活,极朴素及低级的生活,普通,道德基本在这里。修道就跟人生打成两边,变成两样那不是道。修道非要入山不可,那不是道。山里哪里有道,山里马路都没有一条,哪里来的道。道就在那——马路上,大道。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就是人生本位开始,人生本位你体悟够了,了解了自己,也就是佛家说自己认识自己,也就是明心见性。察乎天地,最后通法界,整个就了解了。在你自己心念之间先了解起,这就是道。道的境界,真得了道境界,那个胸襟气魄,“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包含宇宙,那个胸襟就是宇宙,自己个人的胸襟就是宇宙,气象万千。一边学道,坐在那里打坐,愁眉苦脸,然后脑袋,牙齿,腿酸的,牙齿咬的眉头痛,那不是道。
道是非常自在的,非常扩大,春风中,活泼泼的。道的境界,跟着下来引用孔子的话,深刻加以解说。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孔子说人的属性,道就在你这里。你们读过《六祖坛经》,慧明禅师来追六祖,六祖给他赶得没有办法,把衣服一丢,就躲起来了,慧明禅师拿衣钵拿不动,大概那个时候六祖带着强力胶,那个衣钵粘住了。衣钵,一件衣服一个碗他就端不动了,也许虚脱了,跑高山趴上去。然后他就叫了:他说我是为道而来,不为衣钵。六祖就出来,他说“真的”“请你传我道”。所以,他叫他“不思善,不思恶,就在这个时候”,那一个是你的本来面目。所以,慧明禅师这样开悟了。开悟了以后还有一点点怀疑,去问六祖,他说五祖传给你除这个以外还有秘诀没有呀?还有密法没有?六祖说有呀,密密在你那里,不在我这里呀。什么叫密宗,个个有个密宗,密宗就在你那里。告诉你,心就是佛,你找不到心,也就是孔子的话,道不远人,道就在你那里,人之为道而远人,一般人学道,学圣人,一听,第一反感,第二相信,就会找一个道,没有事情找事情做,在那里闭眉闭眼的,那真是很苦呀,咬起牙硬在那里熬腿。他并不知道,道并不远人,人之以为道而远人,拼命去找这个道,越离开远。所以,佛经上说:不增不减。自己没有把道理搞清楚,以为道而远,不可以为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