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粥
主要原料:粳米500克,紫苏叶约15克。
制作方法:先以粳米煮稀粥,粥成放入紫苏叶,稍煮即可。
效用说明:适宜于感冒风寒,兼咳嗽、胸闷不适者。
葱白粥
主要原料:粳米约50克,葱白3寸段。
制作方法:煮粳米做粥,临熟加入葱白。
效用说明:解表散寒。凡因风寒侵表而引起的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无汗体痛等症者,热食得汗则愈。
干葛粥
主要原料:粳米60克,干葛30克。
制作方法:先以水1500克煮干葛取汁去渣,用汁煮米做粥。
效用说明:退热解肌,透疹止泻。凡因外感伤风及肌胰出现发热重、口渴、无汗、兼见大便溏泻,或儿童麻疹之初期,皆可辅食此粥。
生姜粥
主要原料:粳米50克,生姜5片,连须葱数根,米醋适量。
制作方法:用砂锅煮米做粥,生姜捣烂与米同煮,粥将熟时放入葱、醋。
效用说明:解表散热,温胃止呕。适宜于外感风寒暑湿之邪而引起的头痛、身痛、恶寒、无汗、呕逆等症。
葱豉粥
主要原料:白米50克,葱白3寸段,豆鼓10克。
制作方法:煮米做粥,将熟放入葱、豉煮沸。
效用说明:发汗、解热。可用此粥治疗一般的伤风感冒。
神仙粥
主要原料:生姜5克,连须葱白7根,糯米100克,米醋约15克。
制作方法:将糯米淘净后与生姜入砂锅内煮一二沸,再放进葱白,待粥将成时,加入米醋,稍煮即可。
效用说明:发散风寒。适宜于风寒感冒、头疼、发热、畏寒、周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喷嚏以及胃寒、恶呕、不思饮食等症。
发汗鼓粥
主要原料:淡豆鼓20克,荆芥6克,麻黄之克,葛根30克,山栀3克,生石膏未90克,生姜3片,葱白2根,粳米100克。
制作方法:先将各药同人砂锅煎什(煎沸后再煎约10分钟即可),去渣,放烧粳米,同煮为稀薄粥。
效用说明:发汗、清热,适宜于感冒引起的高热不退、肺热喘急、头痛、无汗、烦燥、失眠、咽干口渴以及病毒性感染所引起的高热无汗病人。
姜苏饮
主要原料:生姜15克,紫苏叶10克,红糖20克。
制作方法:将生姜、紫苏叶放人砂锅或搪瓷杯,加水约500克,煮沸入红糖趁热服。
效用说明:对风寒感冒,有恶心、呕吐、胃痛、腹胀者有效,特别对肠胃型感冒、孕妇感冒最宜。
姜糖葱白饮
主要原料:生姜片15克,葱白长3厘米3段,红糖20克。
制作方法:将生姜片,葱白加水约300克,煮沸加红糖,趁热一次服下,盖被出微汗。
效用说明:适宜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等症。
银花簿荷饮
主要原料:银花30克,薄荷10克,鲜芦根60克,白精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银花、芦根加水500克,煮15分钟,后下薄荷煮沸3分钟,滤出加适量白糖,温服。
效用说明:对风热型发热较重的感冒有明显效果,对温病初起、高热烦渴患者最宜。
菜根红糖饮
主要原料:白菜茎根1块,生姜3片,红糖60克。
制作方法:将白菜根洗净与姜、糖同煮,热饮,饮后避风寒。
效用说明:解表散风寒。适宜于因外感风寒引起的恶寒、发热、头痛、无汗、欲呕等症。
罗汉果饮
主要原料:罗汉果20克。
制作方法:罗汉果置瓷杯内,加开水300克,盖严,闷约30分钟。
效用说明:清热凉血、止咳化痰、润肺滋肠,是伤风感冒、咳嗽多痰、胃热便秘、慢性气管炎等症的良好食疗饮料。
葱豉汤
主要原料:连须葱白30克,淡豆鼓10克,生姜3片,黄酒约30克。
制作方法:将连须葱白、淡豆政、生姜加水500克煎煮后,再加黄酒30克煎煮,服后盖被出汗。
效用说明:适宜于风寒感冒、头痛无汗、心烦者。
香薷饮
主要原料:香薷30克,厚朴10克,炒白扁豆20克。
制作方法:将各药捣碎,煎煮30分钟,去渣温服。
效用说明:本方可解表,还有化湿滞和肠胃的作用。
桑叶菊花饮
主要原料:桑叶、菊花、薄荷、甘草各10克。
制作方法:将各药混合后用滚水冲泡,代茶频服。
效用说明:对风热型感冒,药力甚久,效果更佳。
蜜糖银花露
主要原料:银花30克,白蜂蜜30克。
制作方法:将银花加水500克煎汁去渣,冷却后加白蜂蜜,调匀即可。
效用说明:对预防流感,治疗肺燥咳嗽有良好的效果。
杭菊糖茶
主要原料:杭菊花30克,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杭菊花放茶壶内开水浸泡,加白糖适量,代茶频饮。
效用说明:适宜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发热患者。